2019年,為全面反映服務業行業整體發展狀況,滿足社會消費商品和服務零售總額統計工作監測的需求,國家統計局服務業司新增一項月度調查,即針對執行非企業會計制度的規模以上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事業單位,從3月起,調查了解該行業的財務狀況和人員薪酬等情況。倉山區統計局在省、市相關專業處的指導下,圍繞中心工作采取四個措施,有效推進此項工作順利開展。
一、適時開展培訓。倉山區分別于3月6日和3月13日召開兩場調查單位的培訓會議,講解統計調查方案,演示如何登錄系統,收集存在問題。
二、積極與上溝通。由于這次月度調查尚屬首次,又恰逢政府會計準則制度改革推進期,調查任務布置中遇到較多問題,倉山區積極請教上級部門,整理規范答語。轄區內部分省屬高校拒絕參加首次培訓,倉山區通過轉發省局文件,打消了調查對象的顧慮,為二次培訓提供了良好基礎,解決了實際困難。
三、暢通交流方式。參照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的管理方式,倉山區建立規模以上部分行業事業單位群,邀請調查對象積極加入該群。對于填報過程中所出現的實際問題,專業干部做到即看即答,提高工作效率。
四、鼓勵示范引領。為提高統計報表數據質量,在做到數出有據的情況下,倉山區鼓勵調查對象中積極熱心的財務人員分享填報經驗。對于財務制度不夠健全,取數存在困難的調查對象,此項舉措較好地提供了報表取數的參考方法,降低了填報難度,避免了簡單拒絕填報,提高了報表審核通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