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獅”為名的城市屈指可數,石獅是其中之一。而我市蚶江鎮溪前村金凱圣醒獅團以傳統民俗技藝“舞獅”,在全國乃至世界舞臺上大放異彩,為石獅爭得“北獅王之鄉”美譽的時候,更是讓石獅人多了一份屬于自己的驕傲。這個醒獅團的帶頭人,便是蔡奕品。
蔡奕品,出生于1960年,現任石獅金凱圣醒獅團團長。他曾多次帶領金凱圣醒獅團征戰國內、國際大小賽事,被國際華人舞獅界公認為“東方獅王”,曾獲評“福建省民間藝術家”。
上世紀70年代初,十余歲的蔡奕品便進入了晉江縣雜技團,練就了一身扎實的舞獅基本功。二十歲出頭,蔡奕品和兄弟蔡滿意組建了金凱圣醒獅團的前身“蚶江溪前舞獅隊”,并拉開了這支后來名聲響徹世界的民間舞獅隊的征程。從2000年開始,蔡奕品率領他的舞獅隊不斷顯出雄獅般的八面威風,他們在國內一些賽事上頻頻奪冠。為了弘揚中華獅藝文化,加快民間藝術、民間體育的融合,金凱圣醒獅團自成立以來先后參加各類比賽、表演。他還長期潛心研究龍獅文化、龍獅表演技藝,積極參與國際、國家及省市等各級龍獅協會的組織管理和技術研討,不斷推動龍獅運動健康規范發展。
“社會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我們也要變,變則通。”蔡奕品說,如何讓舞獅團繼續創新以及發展下去正是他需要面對和思考的問題。在過去十幾年,社會上相當多人認為舞獅比較粗獷,于是他意識到要將傳統的舞獅發展起來,必須創新。原來的北獅是重“意”,要發展就需“形意結合”,形神方面需要提高。蔡奕品經過十年精心研究,結合自身的專業特長,汲取幾百年流傳下來的民間傳統舞獅藝術精華,同時融匯北獅藝術以及獅子、老虎、貓、狗等動物的神態和武術的精氣神韻、騰躍翻滾技巧等多項藝術于一爐,對傳統北獅套路技藝進行一番創新發展,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北派醒獅”風格。
從一名青少年到中國龍獅運動界知名人士,蔡奕品經歷了很多,也遭遇了很多的困難,但他的熱愛來源于對醒獅“工匠精神”的追求以及堅守。作為一名守藝人和傳承者,蔡奕品在成就自己的同時不忘傳承使命。他呼吁政府、社會給予更多關注,共同將那些傳承自祖輩,卻隨著時間流逝而逐漸淡出大眾視野的文化遺產,更好地保護并傳承下來。
近幾年,金凱圣醒獅團逐步與周邊高校、中小學校戰略合作,派遣團員往閩南理工學院、石獅自然門學校、泉州師范學院等學校推廣并傳授舞獅技藝。目前,蔡奕品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舞獅這個運動中,發展壯大舞獅傳承人隊伍,讓中華傳統舞獅表演這一藝術走向世界。(記者蘭良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