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李本部長所述,在過去的十年間,CJ E&M僅在內容制作一塊,就投入了超過1萬億韓元;而無論是行業內人士、還是tvN工作人員都承認:如果沒有堅定不移、不畏懼短期虧損的目光長遠的投資,那么也就不會有tvN的今天。
“畢竟,創新要以足夠的信心為基礎;而投資,就是體現信心最好的方式。”林智妍說。
機遇與挑戰并存:tvN的野心不止韓國三大無線
①打破了“低質量=有線臺”魔咒,廣告收入秒殺無線臺
tvN內部略帶悲壯的創新之舉無疑是成功的,“高收視率、明星云集”不再是三大無線臺的權利,而“有線臺=低成本、低質量”的公式,也被tvN逐漸打破。在韓國的廣電行業,有一個詞語叫做“國歌收視率”,意指收視率甚至低于三大無線臺每天節目結束前播放國歌的收視率——一般情況下,這個數據通常為0.2-0.4%。
《韓半島》
但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許多有線臺的節目低于僅能徘徊于這個數值。例如2012年,韓國最大傳媒集團旗下的綜合頻道TV朝鮮就曾試圖背靠大氛圍的東風,斥資數十億韓元,打造了電視劇《韓半島》,卻以平均收視率0.98%草草收場;KBS的月火電視劇在業內也被稱為“演員和觀眾的墳墓”,收視率均低于5%。而《請回答1988》最高收視21.6%的成績,無疑讓tvN在幾大無線臺面前揚眉吐氣。與此同時,tvN的廣告收入也一路水漲船高,例如SBS的水木連續劇《Remember》的品牌植入廣告大概是幾秒鐘1000多萬韓元,但tvN的《請回答》系列已經翻了好幾倍。
當然也有許多韓國業界人士指出:現如今tvN部分節目過度依靠明星PD,這將會引發節目風格的同質化現象。對于這種擔憂,tvN的高級制片人金熙炫(音譯)一方面承認這種現象的產生,另一方面他也認為,tvN的成績是基于明星PD們和內部年輕員工兩者的創意相結合,“我相信,經過不斷地投資和鍛煉,在tvN 10 Awards結束后,這些年輕PD們會逐步開始制作屬于他們的節目,這將會是tvN下一個‘全盛期’的開端。這些經過六七年甚至更久創意熏陶的年輕PD們將在tvN的大舞臺之上,創造出tvN更加嶄新的十年。”金熙炫無不確信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