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飛自稱每逢奧運年出一張專輯,上一張專輯還是2012年,當時她還沒愛上跑步,還沒開始跑馬拉松。如今跑了十幾個全馬——剛剛完成的北京馬拉松是她的第16個全馬,這成績在娛樂圈可謂無出其右。我們都以為她是一個“龍卷風”一樣的女子,照這趨勢在接下來的人生路上她勢必越跑越快,越走越急。不曾想到,在新專輯的首波主打歌里,她以近乎剖白的姿態,坦誠自己是一個“慢”的人,“慢慢的我”,一個從容不著急的許飛。
繁華的大都市,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熙來攘往的人群……都市的游蕩者們,你和我,我們都在感受“快”,感受火箭升天,感受互聯網思維,感受交通擁堵的急不可耐。而另一邊,風馳電掣的追逐其實又是一種自我軟禁,在不斷的‘提速’中,生活的真相被掩蓋,只有叫做生存的簡陋內容,渲染上天花亂墜的“理想”“目標”,對真正襤褸的眼前和此刻一葉障目。
這顯然并沒有什么質感,不是在都市一步一步跑下1200公里的許飛所要找尋的生活本質。如果跑完這么多里路,扣過自己那么多次心門,仍不明白自己想要的,那又豈不是可惜?
“慢慢的我”是許飛——一個都市游蕩者的“從容”自白。“三月 我在屋檐下坐著/用黑色的鉛筆 給某個人寫信/我要慢慢的寫 一撇一捺/工整的筆畫/寫錯了就用橡皮擦”。……歌詞從三月到六月,從六月到九月,仿佛一個少年絮絮叨叨地傾訴著自己想干的“無聊”的事情。寫詞的董玉方很懂她——對了,這位詞作者便是為她奉上《父親的散文詩》歌曲的詩人董玉方,而在許飛今年的全新專輯里,我們將有多次與他“交鋒”的機會。作為詩人的董玉方比較深刻,他解釋“慢慢的我”時說:在通往真相的路上,有許多成反比的存在。比如越快越慢、越高越低,越深越淺。也許魔在光潔的云層里,也許神在卑微的螻蟻中。”
而許飛呢,作為都市游蕩者,她說:從容悠然的散步,卻成全了與世界的一見鐘情。
慢慢的聽這首慢慢的歌吧。還有,如果你看到一個懸浮的許飛,請跟她聊聊。說不定,她不著急的樣子,讓你想修改無趣的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