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愛地人)前段時間看《2016超級女聲》時,因為尚雯婕有幾場出任了超級評審,這一露面也勾起了對她新專輯的惦念。仔細回想一下,自從三年前的《Graceland恩賜之地》之后,尚雯婕除了一些零星的單曲之外,就再沒有推出個人專輯,已經(jīng)打破了她入行以來最長的專輯間隔紀錄,對于一向“愛折騰”的尚老板來講,這顯然有點不太科學。這種結果只有兩種可能,一是尚雯婕這幾年偷懶了,二是尚雯婕在憋一票大買賣。
隨著《Black & Golden . pure》的出現(xiàn),終于證實了此前的尚雯婕,確實在準備大買賣。而且,一向在音樂上特立獨行的她,這一次又在發(fā)行概念和模式上,做出了至少在華語樂壇前所未有的創(chuàng)新。那就是在這張尚雯婕的“新專輯”《Black & Golden . pure》里,你卻找不到尚雯婕的影子。那么,尚老板究竟去哪里了?
從音樂呈現(xiàn)上來講,《Black & Golden . pure》就是一張純音樂專輯。實際上,這也是下個月即將發(fā)行的《Black & Golden黑金》專輯的暖場,官方則把這張專輯釋義為“先導概念唱片”。環(huán)顧世界流行樂壇,那種多版本的專輯銷售模式,可以說屢見不鮮,什么豪華版、慶功版、超值版、紀念版,但通常來講,都是歌手在發(fā)行正式的首版專輯后,唱片公司以各種名義追加的版本。這種追加的方式,往往和超市促銷活動,甚至菜場里賣大白菜送蔥沒什么區(qū)別,只不過在前作的基礎上,送一張MV,送一些Demo,送幾首現(xiàn)場或Remix的版本等等,就是掌握了消費者覺得不買就遺憾的心理,這種的追加版本,往往是一種商業(yè)模式。
而尚雯婕的這張《Black & Golden . pure》,從傳統(tǒng)的商業(yè)角度來講,似乎有點“本末倒置”了。因為一般來講,像這樣的專輯衍生版本,應該是在正式專輯發(fā)行后才推出的,用來鼓勵第二輪銷售。但《Black & Golden . pure》卻先于正式專輯《Black & Golden黑金》而發(fā)行了,既然商業(yè)上沒有前例,也沒有講得通這么做的理由,那么就只有從音樂上來講了。
《Black & Golden . pure》從庸俗的角度來說,它就是一張“伴奏”專輯,但其實它是一張編曲專輯。也許,伴奏和編曲在有些歌迷來看,就是一回事兒,但認識和見解的不同,也導致了對待音樂態(tài)度的不同。
誠然,在很多人的理解里,編曲的意義就在于為歌曲伴奏而已,這種思維甚至還根植到現(xiàn)在很多的音樂制作人里。也因此,越來越多的作品開始變得沒有創(chuàng)造力,當創(chuàng)意型的編曲,變成了單純?yōu)楦枨涮椎陌樽喙ぷ鳎魳冯y免就失去了活力。
而尚雯婕這些年在音樂上的成功,除了她本人的電子唱作人標簽之外,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整個音樂團隊的攜同作戰(zhàn)能力。這里沒有弱化尚雯婕功勞的意思,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年的尚雯婕,就是通過和David Kosten、Daniel Merlot、Jean-Fran?ois Maljean、譚伊哲、孔瀟一等國內(nèi)外頂尖音樂人的合作,從而塑造出一個更強大的音樂人格,在強與強的碰撞中,讓自己的唱作變得更強。
所以說,編曲不僅僅是個技術活,它也是音樂創(chuàng)作里一個最重要的媒介。編曲的多元素,會激發(fā)歌手的創(chuàng)作力;編曲豐富的架構,更可以讓一首作品通往無限可能性。甚至可以說,編曲在音樂的自由度上,還要超過只有旋律的歌曲主體,它不僅僅只是三大件在固定和弦上的組合,而是可以用一切可以用的樂器,甚至是并非樂器的音色、音源,在想象力的組織下,營造出一個強大的音樂時空。
即使如此,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編曲的作用、功能和意義。甚至在很多作品的List里,除了詞曲作者的名字之外,你根本找不到編曲人的名字。很多歌手都會說尊重音樂,但一首歌曲里音樂技術含量最高的編曲部分,卻常常被忽略,這樣的忽略和如今音樂創(chuàng)造力的不足,恰恰也是成正比的。
欲尊重音樂,先尊重編曲。尚雯婕在自己正式專輯推出時,先發(fā)行這個編曲專輯,首先就是一種對音樂人尊重的態(tài)度。而且這種態(tài)度還執(zhí)行得很徹底,因為這張專輯的所有作品,均以編曲音樂人的名字命名。這要是換做一個有商業(yè)頭腦的團隊,把這些歌曲名的廣告位招租,可是能搞到不少細碎銀子的。
另一方面,沒了尚老板的歌聲,如饑似渴近三年的歌迷,也會因為尚雯婕這個品牌,更多關注于音樂的內(nèi)容和內(nèi)在,這對于習慣了聽歌模式的歌迷來講,更是一次提升音樂欣賞水準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