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明昶,海澄縣新垵(今海滄區)人,少時南渡新加坡,后定居檳城。1906年9月,作為第一批會員加入中國同盟會檳城分會,是分會的主要骨干、《光華日報》創辦者之一,并積極為孫中山提供革命費用。
徐贊周,湖里區徐厝人,南渡緬甸謀生。1908年,緬甸中國同盟會成立,他是最早參加緬甸中國同盟會的第一人。
鄭漢琪,思明縣(今思明區)人,生于菲律賓。1911年中國同盟會菲律賓分會成立,被推舉為會長。辛亥革命勝利后,倡辦《公理報》作為中國同盟會菲律賓分會的機關報。
莊銀安,同安縣東孚祥露(今海滄區)人,旅居緬甸仰光。1908年,發起組織中國同盟會緬甸分會,并被選為會長。
陳漢慶,縣后人。少時南渡新加坡謀生。孫中山初次來到新加坡,與他在敏靜園相識。后加入中國同盟會,多次捐資助餉。
留鴻石,廈門人,南渡新加坡謀生。中國同盟會會員,是孫中山講演的熱心聽眾,并與孫中山見面交談過。
林鏡秋,思明縣(今思明區)曾厝垵茂后人。1905年6月加入中國同盟會新加坡分會,被推舉為議長,經常向《中興日報》、《新國民日報》等報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