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市發改委獲悉,2015年市重點項目日前確定,安排市重點在建項目251個,項目總投資6923億元,年度計劃投資約941億元,同2014年相比均有所增加。
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市重點項目涉及工業、服務業、社會事業、城鄉基礎設施、軌道交通等主要領域,安排上主要考慮“三增二顯現”,也就是大項目數量增多、產業項目大幅增加、非財政投資項目同步增長、跨島發展項目功能顯現、自貿試驗區項目規模顯現的五大特點。
首先是大項目數量增多,帶動作用增強。天馬TFT二期、聯芯(聯電)、東南國際航運中心總部大廈等2015年市重點在建項目單體平均投資規模有較大增長,總投資超過50億元的有26個,超過100億元的有16個。
其次,產業項目大幅增加,促進產業升級。電氣硝子基板玻璃、三安集成電路、潤晶藍寶石項目等151個產業類重點在建項目,年度投資計劃467億元,比2014年增加171億元,占2015年重點在建項目年度投資計劃的50%。
第三個特點是非財政投資項目同步增長,提升發展活力。廈門生物醫藥企業加速器、中國科學院海西研究院廈門稀土材料研究所、中馬冷鏈物流園等2015年非財政投資市重點在建項目(不含4個新城)155個,年度投資計劃486億元,比2014年增加143億元。
第四,跨島發展項目功能顯現,加快城市轉型。廈門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軟件園三期、翔安醫院等全市域布局和島外的項目數及年度投資計劃各占2015年重點項目的70%和84%,項目的建設將進一步拓展我市城市發展空間和格局。
第五,自貿試驗區項目規模顯現,增添發展動力。國際郵輪母港、海滄港區20#和21#泊位工程、11#液體化工泊位、兩岸貿易中心、IOI棕櫚油深加工、中儲糧一期等重點項目將進一步加快建設,為培育發展航運物流、郵輪經濟、高新技術研發、金融服務等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項目包括六大類型
工業
●項目:52個
●年度投資:
207億元
社會事業
●項目:31個
●年度投資:
36億元
城鄉基礎設施
●項目:57個
●年度投資:
108億元
新城項目
●項目:4個
●年度投資:
235億元
軌道交通、
火車站等專項
●項目:8個
●年度投資:
95億元
服務業
●項目:99個
●年度投資:
26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