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市紀委監委啟動企業發展經營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專項排查,通過會同有關部門走訪企業,依托日報“監督在線”互動熱線、“廈門黨風政風監督臺”微信公眾號等多種形式,收集了相關問題線索244個(詳見日報5月21日“監督在線”相關報道)。
專項排查工作推進得如何,不少讀者都很關注。近日,記者從市紀委監委了解到,通過對上述問題線索梳理分類、研判、匯總,已形成排查報告,其中239個涉及政策層面或應由相關部門落實的問題線索,交由市政府辦跟蹤督辦后,已有164個問題得到解決;24個問題得到部分解決,還有41個問題目前正在解決中。問題線索中36個涉及工作作風方面的,市紀委監委進行了核査處理,督促相關部門進行整改,有16人受到問責,并公開曝光了6個典型案例。
目前,專項排查工作正按相關部署推進,本報“監督在線”互動熱線和“廈門黨風政風監督臺”微信公眾號仍實時收集相關問題線索。市紀委監委將持續跟蹤督促有關部門解決問題。
困擾企業問題得到解決
政策措施得到完善落實
“一個月前,我在調研會上提出園區員工交通不便的問題,今天已經基本解決了,真沒想到對這類問題政府能如此快速反應、快速解決。廈門的營商環境越來越好。”這是廈門美好出行物聯網技術有限公司近日發給相關部門的一條信息。原來,這家企業所在的海滄電子商務產業園只有一路公交車,企業員工交通出行十分不便。問題線索督辦后,市交通運輸局和公交集團走訪了該企業,采取了調整發車時間、班次加密、增設公交候車點等措施,方便了企業員工的出行。
這個事例,是眾多跟蹤督辦取得成效的其中一件。
人才是企業經營發展的關鍵。在上述問題線索中,不少企業反映了人才子女入學、人才安居、人才落戶等涉及政策層面的問題。有關部門也從服務企業出發,積極推動相關措施的完善。如市教育局進一步完善了重點企業骨干員工子女入學措施;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著手研究優化人才住房政策,日前,市委辦和市政府辦已聯合發文,進一步完善我市高層次人才安居政策,分次分類施策等。
獎扶政策的兌現也是企業十分關注的問題。如,對于加快發展集成電路產業政策,市工信局根據政策實施一年來的效果,在研究外地省份政策基礎上,適時提出修訂意見,提升政策吸引力。
以作風問題為切口
督促職能部門履職擔當
高舉監督利劍,護航營商環境。在影響營商環境問題專項排查中,市紀委監委始終聚焦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以直查督辦為抓手,對36個涉及部門擔當不足和作風方面存在問題進行核査處理,公開通報曝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典型問題的查處情況,督促相關部門整改,推動同類問題的解決。
如我市某建筑企業在辦理資質恢復過程中遇到梗阻,使企業近四個月處于無資質的空白期,而問題的癥結就是職能部門相關人員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風問題。市紀委監委啟動直查督辦,查明了相關問題,并在“監督在線”公開曝光(詳見本報5月28日的報道)。市建設局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處理:給予審批處處長通報批評的效能問責;給予審批處經辦人員誡勉教育的效能問責;對窗口人員進行批評教育,并在局建設審批管理處會議上作出深刻檢查。市建設局還由局分管領導牽頭,局審批處、建筑業處、法規處及相關法律專家參與,研究制定具體操作辦法,明確規定:建筑業企業資質被撤銷后申請恢復低一等級同類資質的,如果低一等級的資質由該局核準,企業可直接向該局申請恢復低一等級同類資質,并采用簡易程序直接辦理。
對于企業反映的窗口取號難、一次性告知不到位、窗口退件率高、部門間推諉扯皮等問題,市紀委監委多次組織明察暗訪,督促部門改進作風。如,市市場監管局針對企業反映的窗口問題,召開作風整頓動員大會,舉一反三抓整改(詳見4月15日本報“監督在線”的報道);火炬高新區稅務局和自貿片區市場監管局對于企業“申請注銷簡易程序不簡易”問題,各自履職為企業辦理了注銷;市人社局、市稅務局合力解決了企業員工多繳社保費不讓退問題。
市紀委監委還督促相關部門落實“跳起來摘桃子”要求,以更高標準擔當履責,推動困擾企業生產經營問題的解決。如,市消防救援支隊針對企業反映的原經營者不愿把《公共聚集場所投入使用、營業前的消防安全檢查合格證》(以下簡稱“消防合格證”)交給新經營者,致新經營者無法辦理名稱變更的問題,經三次集體研討后出臺規定,在企業作出承諾并提供租賃合同等場所使用證明材料情況下,頒發消防合格證。市衛健委針對原泳池經營者未注銷衛生許可證致使后經營者無法申請衛生許可證的問題,大膽引用行政許可法的兜底條款,在原經營者不配合的情況下直接注銷其衛生許可證,解決了后經營者辦證問題。
針對一些部門設定的規章制度影響企業生產經營問題,市紀委監委督促相關部門及時整改。如,針對企業反映的超過經營范圍的人才招聘信息不予發布的問題,市人才中心改變審核操作規范,對于超經營范圍招聘的,在企業上傳情況說明后予以審核通過。
跟蹤回訪企業
了解問題解決情況
“您好,我是市黨風政風監督員,根據市紀委監委的要求,向您了解所反映問題的解決情況……”近日,市紀委監委組織市黨風政風監督員開展電話回訪,確保企業反映的問題件件有回音、件件有落實,并請企業就相關部門解決問題的情況進行評價。
在回訪中,大部分企業對問題的解決情況表示滿意,他們說,相關部門近日都深入企業調研、了解情況,企業反映的問題也得到了解決。如同安區一家企業介紹,該區規劃部門領導兩次到他們企業,介紹相關政策,為企業遇到的問題提供解決方案。
在電話回訪的同時,市黨風政風監督員、本報“監督在線”記者還在市紀委監委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實地走訪部分企業和相關部門,進一步了解問題解決情況和相關措施落實情況。走訪情況表明,企業發展經營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專項排查,不僅為我市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提供了堅強保障,也有效推進了我市機關作風建設。
部門是否立行立改?“回頭看”落實情況
出臺的惠企措施是否落實,企業遇到的困難是否得到解決?近日,市紀委監委選擇部分督辦的問題線索,組織開展“回頭看”。通過走訪企業和部門,了解相關措施的落實及部門立行立改的情況。這也是市紀委監委開展企業發展經營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排查中,確保企業反映的問題線索真正得到解決的一項工作措施。
事件回顧
平臺查不到證書信息認證環節卡殼
去年底,我市出臺人才落戶相關政策后,某公司總經理李先生便開始申辦,豈料,在職業資格證書(以下簡稱“證書”)認證環節卡了殼。認證單位認為,李先生的“證書”無法在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全國聯網平臺上查詢到,無法予以認定。原來,李先生的“證書”是2002年9月由北京市職業技能鑒定中心頒發的,但北京的“證書”只有2007年之后取得的才有錄入到網上。李先生多次到市人社部門反映,都被“堵”了回來。
市紀委監委啟動直查督辦后,調查人員聯系了北京市職業技能鑒定中心,他們表示,2007年之前的北京“證書”查詢,當地部門可以采取電話核實或公對公發函,也可以由群眾(不一定是本人)帶身份證、“證書”原件到發證地的窗口開具證明。顯然,我市的認證單位不合理地設置了“必須在全國聯網平臺查詢到”的“門檻”。
>>>回頭看
主動發函確認21件同類情況得到辦理
“謝謝你們,孩子已經順利入讀小學,對我們來說實在是太及時了。”調查人員來到李先生的公司回訪時,他感激地表示。
李先生說,孩子今年要讀小學,如果無法辦理落戶,勢必影響孩子就學。辦理過程雖一波三折,但在他向市紀委監委反映后,事情很快出現了轉機,“沒過多久,我就接到人社部門的電話,他們說我的網上申請已經通過了,我可以去公安部門辦理落戶了。”李先生說,當時他正在外地出差,聽到這個消息,真的是激動萬分,如今孩子已順利到轄區小學注冊報到,再過幾天即將迎來新生開學。
隨后,調查人員走訪了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了解相關改進措施落實情況。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表示,事件發生后,他們深入剖析了問題根源,并制定完善了“首問受理制度”“疑難件辦件協同處理機制”等七項機制,還印發了《建立完善人社業務經辦過程中疑難問題處理機制工作方案》等。
調查人員還了解到,在李先生的事件發生后,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通過新建立的機制,為同樣無法在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全國聯網平臺上查到“證書”的群眾進行發函查詢確認,截至目前,已有21件同類情況得到了辦理。
事件回顧
沒有招聘信息欄企業多次反映未果
某服裝企業開辦在集美后溪工業園內。“園區內外都沒有設置可以貼招聘廣告的信息欄,很不方便。”企業負責人方先生說,因為沒有統一的信息欄,他們只能自制一些招工信息牌擺放在園區周邊,但效果并不好,還有礙市容觀瞻。他們曾多次向相關部門反映這個問題,但一直沒有引起重視。
>>>回頭看
相關人員被批評教育在園區顯著位置設信息欄
集美區紀委監委調查發現,2018年下半年該企業先后多次向后溪鎮政府反映該問題,直至2019年5月下旬區紀委監委介入調查時,后溪鎮政府擬制作的招工信息欄還在廣告公司設計階段。鑒于后溪鎮政府對企業提出的合理訴求解決不及時,給園區企業招工工作造成不良影響,區紀委于5月22日向后溪鎮黨委下發督辦單,責令后溪鎮黨委對鎮經濟辦主任進行批評教育。
8月20日上午,調查人員實地查看了后溪工業園,園區大門口設置的企業招工信息欄很醒目,上面張貼著不少園區企業的招工信息。“你看,我們的招工信息也在上面,效果很不錯。”方先生指著自己工廠的招工信息高興地說。
“除了這一塊,我們還在園區的其他顯著地點設置了5塊信息欄,及時發布企業招工信息,幫助企業進行宣傳,解決企業招工難問題。”后溪鎮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事件后,該鎮引以為鑒,加強教育和監督,暢通政企溝通渠道。一方面,繼續落實黨政領導掛鉤企業制度,每月走訪掛鉤企業,截至目前已累計走訪企業344次;另一方面,通過黨政領導對轄區企業掛鉤聯系,詳細了解企業所需、亟需解決的困難,針對性地提升服務,在硬件方面加大投入,配套設施逐漸配齊。
后溪鎮政府還表示,下一步將繼續落實好黨政領導掛鉤精準扶持企業工作機制,及時協調解決企業遇到的困難,推進做好營造一流營商環境良好氛圍等相關工作。
事件回顧
項目沒有備案竟無法享受優惠政策
“我覺得政府的一些政策宣傳不到位。比如,2017年出臺了一個技改補貼政策,我們2018年知道后要去申請,卻被告知由于2017年我們沒有先申報備案,所以不能享受政策。”一企業的相關負責人郭女士說,他們公司之前上了一臺新的生產線,按政策規定是符合技改的項目,政府會發放一些優惠補貼,但就因為他們之前沒備案而無法享受,他們覺得不合理。
>>>回頭看
完善備案辦理流程擴大規定知曉度
“政府的辦事效率很高,我們反映后立即就有了回應,有關技改補備案的政策已經出臺了,我們正著手準備相關材料。”8月20日上午,調查人員來到郭女士的企業進行回訪,她覺得廈門的營商環境越來越好,值得自豪。
調查人員走訪市工信局了解到,針對企業反映的沒及時備案就無法享受獎補政策的問題,該局已完善備案辦理流程,并下發通知要求市、區(火炬)工信部門辦理涉企事項時進行項目備案管理宣傳。如遇到企業所申報項目尚未備案的,經辦人員告知企業可以補辦項目備案手續,企業登錄在線審批平臺按項目實際情況辦理項目備案。
“近期我們在組織開展‘三高’企業政策宣講解讀時,對項目備案管理規定也進行了宣傳,擴大項目備案規定知曉度。”下一步,市區工信部門將靠前主動服務企業,及時了解轄區企業增資擴產情況,指導企業按時辦理項目備案、備案變更、投資數據入統等。
此外,調查人員還了解到,7月23日,該局正式發布的《2019年廈門市工業企業技術改造項目獎補資金申報指南》,對技改獎補資金政策調低了獎補門檻,由原來的項目設備投入1000萬元的獎補門檻調低到年度投資100萬元,擴大政策惠及面,提高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政策獲得感;加快了兌現進度,由之前的跨年度按項目獎補改為對上一年度設備投入進行獎補,即符合門檻條件“有投即補”,縮短企業設備投入獲得資金扶持的周期,減輕企業的資金壓力。
【互動】
兩種方式
征集問題線索
當前,市紀委監委正在開展企業發展經營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專項排查,根據市紀委監委安排,每周二、周五上午8:30-11:00,市黨風政風監督員將通過“廈門黨風政風監督臺”微信公眾號、本報“監督在線”互動電話5581719,專項征集問題線索。此外,“廈門黨風政風監督臺”全天候線上征集相關問題線索。歡迎您通過上述渠道與監督員互動。
哪些問題
是排查重點?
●企業到機關辦理業務事項,相關公職人員設置門檻,推脫繞卡,冷硬橫推,消極應付,效率低下。
●“新官不理舊事”,言而無信,承諾不兌現,優惠政策不落地。
●政策執行有偏差,對待企業不公平、不公正。
●不擔當,不作為,慢作為,假作為,亂作為,甚至吃拿卡要等嚴重影響改革發展的突出問題。(文/廈門日報記者薄潔)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廈金號”盾構機刀盤順利下井2025-04-2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