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積極推進教育發展,讓學生享受更優質的教育資源。(資料圖)
昨日11:45,金安小學校門口,小林手里拿著一罐牛奶、兩本作業本,告別老師和同學,獨自蹦跳著往家的方向走。
“家長沒來接嗎?”“不用,我家就在那里。”小林指了指離學校不到200米的一棟樓告訴記者。那是高林一里51號樓,和學校同屬高林保障房居住小區的圍墻內。
小林就讀金安小學四年五班,據其老師介紹,他三年級從高林中心小學轉來。“班上的學生,都是從其他學校轉學來的,大部分是小區內的,也有‘外口’(非劃片區域)的。”老師說。
其實,高林中心小學離高林保障房居住小區也不是太遠,可對于居民來說,有了建在小區內的小學,“孩子不用出小區門就能上學”顯然更方便。
而這便利,正是廈門多年來努力推進義務教育發展的成果之一。根據廈門市教育局的數據,這5年來,廈門全市共建成中小學73所,新增7.5萬個學位;共開工建設幼兒園99所,新增學位3萬個。而“十三五”期間,廈門預計新建雙百學校,即中小學100所、幼兒園100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