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修繕完工的紀念碑脫了“綠外套”,煥然一新地迎接9月30日的公祭活動。烈士陵園還有啥新變化?能工巧匠從何而來?本報為您揭秘。
修繕后的烈士紀念碑。
【變化一】
超700個字重新貼金箔
近日,記者實地走訪市烈士陵園,發現新的紀念碑碑體上,“先烈雄風永鎮海疆”八個大字以及上面的五角星均重新貼過金箔。重新貼過金箔的紀念碑,猶如穿上了“金縷衣”,在夕陽的余暉下,更加熠熠奪目,莊嚴而莊重。
記者注意到,不僅僅是紀念碑上的題詞和五角星,紀念解放廈門戰役群雕《永志銘心》的題詞以及題記、革命烈士事跡浮雕長廊《光輝永駐》的后記,也都重新貼上了質量比較好的金箔?,F場計算后發現,包括標點在內,重新貼金箔的字數超過700個。
【變化二】
地面碑體烈士墓重新勾縫
不僅如此,整個陵園范圍內,地面、紀念碑主體、烈士墓,都被重新勾縫過,更加干凈整潔。
記者從市陵園管理處了解到,為了迎接9月30日公祭活動,陵園管理處分兩期對陵園進行改造。剛剛看到的新變化,屬于已經完工的第一期,主要是字體的重新貼金箔以及紀念設施的清洗。接下來,將在10月10日至11月10日,對園內其他烈士紀念設施進行修繕、維護,改造期間,烈士陵園暫停對外開放。
【揭秘1】
貼金箔有啥講究?
據本報記者了解,貼金箔要經過打磨、清洗、上底漆、貼金箔等工序。首先,要在不損害原來字體的前提下,把舊的金箔刮下來,打磨要貼金的部分。然后清洗,上底漆,在需要貼金箔的部位,涂抹一層薄薄的膠層,亦稱為“貼金膠”。接著才是貼金箔,將金箔從紙上撕下,輕輕貼在字體上,再用小刷子輕輕按壓。聽起來簡單,實際操作起來,卻頗為不易。
金箔薄如蟬翼,貼金箔時,對濕度、溫度、風速都有嚴格的要求。薄薄的金箔紙經不起風吹雨淋,濕度太高或太低,金箔都有可能會貼不牢。“如何把控,全靠技術工人的經驗。所以,這次貼金箔的技術工人,都是有著十幾年經驗的老師傅。”承建方稱,修繕期間,下了好幾場雨,都無法貼金箔。一天之中,中午是貼金箔的好時間。
【揭秘2】
修繕有什么難點?
施工團隊是陵園管理處委托有資質的招標機構通過招標而來。承建方稱,修繕隊伍曾參與過南普陀和同安梵天寺佛像與建筑的貼金、修繕工作,貼金師傅都有十幾年的工作經驗。
承建方坦言,這次紀念碑的修繕,施工難度遠遠大于此前的項目。戶外修繕,尤其是貼金箔,對風、雨、溫度、濕度的把控,比室內要難。而且,紀念碑高24米,還是戶外高空作業,大大增加了施工難度。(文/圖 見習記者 黃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