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路曾是廈門知名的“臺灣小吃街”,“臺灣小吃街”取消后,徹底成了“燒烤一條街”,油煙、噪音令周邊居民苦不堪言。今后,這一亂象有望得到改善。
昨日,人和路迎來了一次大整治,22戶經營煎、炸、烤的商家名列“黑名單”,被要求轉型經營。
執法人員正在拆除違規店招廣告牌。
[現場]
35個廣告牌被拆除
走進人和路,街道兩旁是傳統的騎樓,一層是商戶,二層以上是住戶。整條路79家商戶中,絕大多數經營餐飲,其中有22戶經營項目與燒烤有關。一到晚上,許多占道經營攤販涌入人和路,280米左右的街道擠得滿滿當當,整條街都顯得油膩膩的。
一周前,執法人員就找過人和路上22家經營燒烤的商戶,要求他們轉型經營。
記者了解到,根據《廈門市環境保護條例》規定,距離住宅樓10米以內的建筑物禁止設立可能產生油煙、噪聲污染的餐飲業和單位食堂項目。嚴格來說,這22家商戶都是無證經營,至今未取得環保和衛生部門的審批。
昨日,思明城管、鷺江街道、公安、環保、安監等部門聯合出動60多人,先拆除了35個違規店招廣告牌,集中整治將持續一周。現場一名執法人員告訴記者:“知道今天執法人員要來執法,一些商戶拉下店鋪卷閘門,不配合執法。”
[居民]
被擾得沒法正常生活
社區工作人員介紹,人和路上有280戶居民,共計七八百人。自2011年9月“臺灣小吃街”進駐后,人和路平均每天會接待5000人次—10000人次的客流,黃金周期間客流量則達到四五萬人次。
生意紅火的背后,是周邊居民飽受油煙困擾。居民們原以為“臺灣小吃街”搬離后,情況會有所好轉,卻不料事與愿違。
人和路居民李先生告訴記者,他在人和路居住50多年了,近年來,他每天都被人和路的燒烤攤擾得無法入眠。“窗戶不敢開,晾曬的衣服被熏得油膩膩的,根本無法正常生活。”
“城管來了,商家不敢占道經營。城管走了,一切又恢復原樣。”居民張女士以“游擊戰”來形容那些經營燒烤的商戶。
為“抵抗”這些占道經營商戶,人和路居民曾采取過激的行為,把裝有糞便的塑料袋拋在街上,致使糞便濺到11名游客身上。
[舉措]
集中整治后建長效機制
對于這次多部門聯合行動,居民們拍手稱快,希望整治不是“一陣風”,而是能長期堅持下去。
記者從鷺江街道綜治城管辦了解到,本次行動中,相關部門將用一周時間對人和路進行整治。從5月18日起,鷺江街道和思明城管鷺江中隊將建立人和路長效管理機制,成立駐點巡查小組,以城管執法中隊5人為主體、舊城改造有限公司5名保安配合組成該小組。
同時,人和路警務室將設置駐守點,對部分商戶手續不全、不符合經營條件、販賣有害食品的現象進行整治。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廈金號”盾構機刀盤順利下井2025-04-2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