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廈門海關統計,今年一季度廈門海關累計監管進出境維修飛機111架次,區外航空保稅維修進出口貨值50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66%、41.42%,雙雙創同期歷史新高,航空維修基地境外業務輻射亞、美、歐、非等近30個國家和地區。
“目前工廠的車間已滿格運作,我們已經順利與阿聯酋航空簽署了10年的維修協議。”廈門太古起落架維修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蘇亦芬說。
航空維修產業是發展服務貿易的重要一環,既提供安全保障,又具有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等特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抓手,助力產業“加速跑”,廈門海關創新“航油—航材—航維—航司”全產業鏈一體化監管機制,將跨部門審批作業時間縮短60%,大幅壓縮通關時間超25%,每年為企業節約綜合成本超過9000萬元。同時,率先全國開展“綜保區外保稅維修”業務試點,首創覆蓋飛機整機及發電機、發動機、起落架等航空維修AEO企業全鏈條培育體系,構建“問題清零”反饋機制,為企業提供航空維修產業保稅、通關、查驗的“一站式”服務平臺。目前,廈門已經成長為全國最大的進境航空維修基地,聚集了太古飛機、新科宇航、霍尼韋爾等一批國際知名的航空維修企業。(福建日報記者 廖麗萍 通訊員 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