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碰和妻子在花叢中忙碌。
清明時節,追思故人。隨著文明祭祀理念深入人心,鮮花祭掃逐漸成為主流,菊花作為清明祭祀的重要花卉,市場需求持續增長。近日,島外花農正加緊采摘菊花,以應對銷售高峰。
菊花進入采摘期 花農夫婦每天從早上忙到下午
近日,記者來到同安區蓮花鎮的一處菊花種植基地,金黃色菊花競相綻放,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花香。大棚內,花農陳慶碰和妻子正彎腰在花叢中忙碌著,他們熟練地摘下一枝枝盛開的菊花,剝掉底部的葉子,然后整齊地捆扎成束。
“我們這片基地有2畝多,種植的菊花主要面向清明節市場。”陳慶碰告訴記者,從3月12日開始,他們種植的菊花就進入了采摘期,他和妻子每天從早上八點一直忙到下午五點,一天大概能采5000枝菊花,采摘高峰期將持續至4月3日左右。“雖然工作辛苦,但看到自己精心培育的菊花能夠在市場上暢銷,辛苦也值得。”陳慶碰說。
清明前夕氣溫低 花期比往年推遲十天左右
談到今年菊花的收成情況,陳慶碰多少有一點失落。他說,今年清明前夕氣溫偏低,陰天較多,導致菊花開花速度變慢,整體開花時間比往年推遲了十天左右。今年陳慶碰的菊花種植基地畝產量約為4萬-5萬枝。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一些菊花種植基地確實還有大量未開放的花苞。陳慶碰表示,這種情況直接影響了菊花產量。他說:“幸好上周有幾天氣溫較高,加速了一部分菊花的開放,不然產量會更少。”
菊花只有小部分銷售本地 大部分銷往外地
據悉,陳慶碰夫婦收成的菊花有小部分銷售本地,大部分銷往外地城市。陳慶碰說,節后的4月12日、13日仍是祭掃小高峰,希望能夠再迎來菊花需求小高峰。他回憶,此前就有兩年,清明節后菊花的價格不降反升。
采訪結束后,陳慶碰和妻子又回到了花叢中繼續忙碌,他們的身影與盛開的菊花構成了一幅溫馨的春日圖景。隨著清明臨近,這些承載著思念之情的菊花陸續從同安寄出,走向全國各地,寄托人們對逝去親人的哀思。
(文/圖 廈門晚報記者 顏梅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