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農村產權交易市場的“廈門樣板”
我市農村集體資產進場交易成交金額突破5億元
根據中央紀委持續深化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集中整治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在廈門市農業農村局和駐局紀檢組的指導推動下,近日,廈門市翔安區香山街道沙美社區股份經濟合作社所屬的美食街招租農村產權交易項目通過廈門產權交易中心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臺完成公開競價。經過117輪數字化競價,最終項目成交價達817.95萬元,增值率48%。
這是廈門市農業農村局和駐局紀檢組在落實持續深化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持續深化拓展“三爭”行動、開展“奮力拼搏、奮勇爭先”專項行動,推動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助力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方面的又一鮮活案例。此前,廈門市湖里區禾山街道鐘宅畬族社區新家園租賃農村產權交易項目通過廈門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臺公開競價實現農村集體資產增值金額1900萬元,成交總額達1.38億元。
自廈門農村產權交易市場成立以來,廈門市農業農村局加大村(居)集體資產資源在全市統一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臺進場交易宣傳工作,讓鎮(街)、村(居)干部充分意識到進入我市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臺統一交易是防范基層廉政風險重要機制,更是通過“陽光進場交易”促進農村集體增收的重要渠道。
廈門產權交易中心依托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臺創新推動“黨建+農交”,組織中心黨員深入我市各村開展下沉式農村產權交易服務,做到統一收件、統一掛牌、統一交易、統一結算、統一鑒證“五統一”,探索打造“網絡化交易、電子化監管、數字化成效”的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廈門樣板”,累計完成農村集體資產進場交易成交金額突破5億元,逐步構建“全覆蓋、全要素、全監管”的農村產權交易大市場。
(廈門日報記者 劉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廈金號”盾構機刀盤順利下井2025-04-27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