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入盛夏,行至同安大地,處處涌動著發展建設的熱潮。
8月6日,同安區召開新聞發布會,對2024年同安區先進制造業發展大會進行介紹。本次先進制造業發展大會選取同安區縣域重點產業鏈“新能源產業”和“食品(預制菜)產業”兩條產業鏈,以“銀城向新,預見未來”為大會主題,邀請權威專家學者、制造業領軍人物、行業機構代表、重要客商等齊聚銀城,共謀制造業變革新路徑,共話制造業發展新方向。
近年來,同安區立足“4+4+1”產業體系,突顯本區優勢稟賦和發展潛力,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2023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達44.5%,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1346.83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規模超千億元,位居全省83個縣域前列,新一代信息技術、家居智造、新材料與新能源、機械制造、食品與都市現代農業等5條產業鏈產值過百億元。
放大優勢,聚焦發展,推動產業現代化。當前,同安區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工作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充分發揮同安“大、鄉、古、工”比較優勢,聚力推進“四區一基地”建設,加快構建“一圈一軸雙翼”城市發展格局,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增進民生福祉,保持社會穩定,勇當“跨島發展”的主引擎、主力軍。
銀城向“新”
產業集群快速發展
3月20日,廈門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發布Jumbo-Power(JP系列)圓柱新品,并推出系列首款量產產品JP40。該產品的連續高動能作業、脈沖放電、電池壽命、充電速度、寬溫域應用等各項數據指標均實現了全面飛躍,一經推出,便得到電動工具領域頭部客戶的認可。
在新能安的生產車間,擁有超過5000個質量控制點,實施全面數智化管理,確保每個電池包的數據追溯可達5萬項以上,為產品品質的穩定性提供了堅實保障。作為一家聚焦儲能系統、微型車、智能產品等三大領域電芯及電池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的新能源創新科技公司,廈門新能安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一期)項目于2021年12月在同安開工建設。2023年,新能安位居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2023年中國戶用儲能鋰電池企業出貨量排名TOP10榜單”第一名。近兩年,新能安戶儲鋰電池占中國企業全球出貨量三成以上。截至2023年底,新能安的戶用儲能產品已應用于中國、北美、歐洲、日本、大洋洲、南非等全球多個國家與地區。
“從長期發展來看,同安區積極構建以鋰電池為核心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為新能源企業的發展鋪設了堅實的基石,有力推動了行業的建設與增長。”廈門新能安首席技術官袁慶豐表示。
作為戶儲全球第一陣營的企業,新能安的快速發展是同安區全力推進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今年上半年,同安區新材料與新能源產業累計完成產值152.07億元,同比增長21.69%;占總產值比重達21.94%,同比增加2.84個百分點。
8月8日舉行的2024年同安區先進制造業發展大會,將對包含廈門海辰儲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廈門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在內的5家新能源企業進行表彰。接下來,還將舉辦“2024全國百校廈門訪企拓崗對接活動”——新材料新能源產業鏈同安行活動、同安工業園區宣貫會等形式各樣的配套活動。
“近年來,同安區不斷加強同翔高新城(同安片區)等新能源產業聚集區的配套設施建設,出臺一系列科技、人才等政策,為同安區新能源產業發展提供澎湃動能。”同安區副區長王旭輝說。
“預”見未來
積蓄發展強勁動能
一頭連著田間地頭,一頭連著百姓餐桌。近年來,預制菜產業成為食品工業發展的新風口新藍海,同安要如何打造預制菜產業新高地?
廈門如意三煲食品有限公司經過10余年穩步發展,從自建工廠到自建冷鏈,從聚焦速凍半成品食品研發、生產營銷,到聚集國際研發團隊和廚師團隊。如今,開啟數智化轉型,建設5G全連接工廠。同時,還有一個省級的食品研發和檢測中心正在建設中。
廈門綠進食品有限公司自2004年創建以來,通過自主創新、引進技術、合作開發等渠道,擁有多條與國際預制菜食品巨頭媲美的預制菜食品先進生產線。創建面積達2000平方米的預制菜研發與創新工程技術中心,配置有預制菜研發室、檢測實驗室和中試實驗室等。
廈門海福盛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專注于凍干食品研究35年,擁有3大凍干基地,在海外設立兩個研發中心,產品遠銷海外近20個國家。
……
作為全國食品工業百強區,由同安區輕工食品工業園發展壯大的同安預制菜產業基地榮登全國預制菜產業基地百強榜第六位。今年上半年,同安區食品與都市現代農業產業累計完成產值95.9億元,企業創新勢頭強勁,前景廣闊。
在本次2024年同安區先進制造業發展大會上,“東南預制菜產業發展指數(同安指數)”將同步發布。作為國內首個以地區冠名的全國性預制菜產業指數,將對東南預制菜發展指數(同安指數)體系進行規劃設計,讓其能夠科學分析出東南預制菜產業環境、產業實力、產業動力、產業創新和產業保障,綜合反映出東南預制菜產業發展狀況及其變動趨勢等。同時,指數發布方將與當地政府一起努力把預制菜打造成同安區特色產業名片,把同安區打造為全國知名的東南預制菜高質量發展新地標。
創新驅動
新興產業加速崛起
作為廈門市工業發展的重要承載地,同安區工業用地面積約31.7平方公里,占全市的29.44%,居全市首位。從制造到“智”造,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已成為同安驅動生產力躍升的強大引擎。
目前,同安區共有國家、省市級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等市級(含)以上科技創新創業平臺128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16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6家,省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29家,獲評國家、省級數字化相關智能制造典型應用場景項目8個。
伴隨經濟水平持續提高,市場需求層次不斷升級,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以創新引領制造業向高端領域邁進成為必然選擇。
“我們對同安充滿信心。”廈門東亞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韓文浩表示,同安對于高端機械制造企業也有很大的扶持力度。
2000年,東亞機械落戶同安。憑借持續的發展,東亞機械在空壓機領域內拔得頭籌,公司擁有包括螺桿式空壓機、活塞式空壓機及配套設備等系列300多種型號,產品廣泛應用于裝備制造、汽車、冶金、電子、醫療等工業領域。
近年來,以東亞機械為代表的產業競爭力持續增強,高端特色化態勢不斷突顯。同安區機械裝備行業有117家企業,在電力裝備、環保裝備等領域具有優勢,集聚喬納森電氣、嘉戎技術等一批細分龍頭企業;在線束加工設備、空壓機等關鍵部件領域,涌現東亞機械、海普銳科技等知名企業,為本地以及全國各地企業提供配套。
(記者 邱趙胤 通訊員 黃靜怡 鄭素描 楊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