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廈門,不僅餐廳有“星級”,學校食堂也將有“星級”。近日,集美區委托市食品安全工作聯合會,在全市率先開展學校“星級食堂”試點預評定工作,根據《學校“星級食堂”評定規范》,組織對集美區符合條件的學校食堂進行現場檢查,評估是否達到學校“星級食堂”標準。
集美區共有學校食堂292家,數量居全市第一。今年7月,集美區委托市食品安全工作聯合會,在全市率先對轄區40家餐飲量化分級達到“優秀”的學校食堂,參照學校“星級食堂”標準進行預評定。據悉,相關經驗做法將在全市進行推廣。
目前,預評定小組已對集美區海山實驗幼兒園和集美中學(高中部)等9個學校食堂進行現場檢查,并由第三方檢測機構評估專家按照學校“星級食堂”評定細則內容進行評價。預評定小組由市食安聯、集美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第三方認證機構評估專家,以及集美區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員組成。
據介紹,此次評價內容分為“否決項”“基本項”“一般項”“加分項”等四個方面共39個細則,總分為100分,最終得分達到90分及以上即可通過此次預評定的審核。
數據
全市學校食堂1200多個
去年7月1日,由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指導,集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市標準化研究院共同起草制定的《學校“星級食堂”評定規范》,以廈門市食品安全工作聯合會名義正式發布實施。這是全省首個針對學校食堂“評星”的團體標準。據悉,目前我市共有學校食堂1200多個,日供餐量超66萬份。
今年擬投入3400余萬元
市市場監管局表示,去年暑期,該局聯合教育部門,推動400余所學校投入近2266萬元對食堂進行改造提升。今年1月,該局與市教育局聯合建立學校寒暑假餐飲質量安全提升制度。今年,我市擬投入3400余萬元,繼續幫扶指導一批中小學食堂改造提升,進一步提升學校食堂規范化建設水平,保障師生飲食安全。
鏈接
星級食堂如何評選?
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落實
●按要求實施“互聯網+明廚亮灶”
●向學校師生及學生家長公示菜譜、食品原料追溯及自檢情況等信息
食堂日常管理
●建立并落實校長(園長)負責制
●建立并落實集中用餐陪餐制度
營養健康
●配備專(兼)職健康管理人員(營養師)
●根據《學生餐營養指南》等標準制定合理膳食營養配餐計劃
綠色文明用餐
●采用分餐制供餐
●將“制止餐飲浪費”納入食堂加工經營全過程
服務質量控制與改進
●開展“食堂開放日”活動,家長、師生等參與其中
●學校應設置暢通的投訴評議渠道
(廈門日報記者 陳泥 通訊員 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