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巷大街小巷掛滿了紅燈籠。 記者 陳曉青 攝
春節是傳統文化的傳承,是深情的家庭牽絆,也是昂首奮進新的開端。過春節就要有年味。年味,可以是一盞燈籠、一副春聯,也可以是廟會上的各種美食……不管是哪種年味,翔安區馬巷街道都不缺。
馬巷是閩南四大古鎮之一,原名馬家巷,因地形如船,別稱舫山。馬巷自古是閩南交通重鎮。清乾隆年間,馬巷設廳,管轄范圍涵蓋金門等地。春節到來之際,這座千年古鎮飄出濃濃的年味。
流光溢彩點亮節日氛圍
紅紅的燈籠掛在樹梢,預示著新的一年將碩果累累。位于馬巷車站轉盤大榕樹的夜景工程在夜間格外耀眼,大榕樹上裝飾的燈條發出金黃色的暖光,還有如繁星般的色彩在夜幕下綻放,顯得美觀別致。
“今年的燈籠亮起來了,夜景更好看,滿滿的都是年味。”在馬巷車站附近開店的陳女士告訴記者。
沿街高高掛起的燈籠、流光溢彩的巷南路巷西路……這幾天,馬巷大街小巷掛滿了紅燈籠和“福”字,商場超市里《恭喜發財》《新年好》《好日子》等年味十足的歌曲在耳邊縈繞,馬巷老街、馬巷休閑公園、馬巷農貿市場等地人頭攢動。
據悉,此次亮燈活動將持續至本月25日,以夜色為幕,光束作畫,構成了這座千年古鎮一幅幅色彩斑斕、動靜結合的新春“夜景圖”,讓老百姓感受到喜慶祥和的新春氣息。
廟會美食激活味覺記憶
一片風土一座城,最容易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它的味道。內含乾坤的碗仔糕、淋上酥香蒜頭油和花生醬的芋包、連油飯一起包的翔安薄餅、閩南人愛吃的滿煎糕……每到過年,馬巷人都會想起那些與年味有關的美食。
馬巷街道擬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三,在馬巷休閑公園舉辦龍騰古鎮·福澤舫山——翔安馬巷甲辰年春節廟會。廟會上將邀請馬巷老街、巷南路、巷西路等美食聚集地的“古早味”美食攤主組團出攤,通過挖掘春節傳統飲食文化的深層基因,激活老百姓的味覺記憶,讓市民品嘗年味。
南音匯唱奏響千年古樂
南音琵琶聲聲起,宮廷雅樂四方傳。馬巷南音的歷史可追溯至清嘉慶年間,每逢“佛公請火”,都有南音演唱隊出陣,早先有馬巷后亭、五甲尾、三鄉、大竹下、五間仔等演唱點。
2月15日,翔安區委宣傳部、翔安區文旅局、馬巷街道擬在馬巷休閑公園舉辦2024年聲動翔金暨南音大匯唱。屆時,主辦方將邀請來自泉州市以及廈門思明區、湖里區、翔安區等的30余個南音民間團體齊聚馬巷,盛裝踩街匯演。演出的不僅有傳統曲目《共君斷約》《直入花園》,還有南音曲目《賀新年》《春光明媚》等。同時,還有舞龍舞獅、車鼓弄、武術表演,為市民獻上新春視聽盛宴。
(海西晨報記者陳曉青 通訊員 詹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