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動創新鏈與資金鏈深度融合,助力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昨日,新時代的科技信用與科技創新論壇在我市舉行。作為廈門市科技創新大會配套活動,論壇吸引產業界、科技界、金融界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科技信用、科技創新、金融資本助力經濟發展等話題展開交流,并為我市科技金融產業發展、加快推進發展動能轉換獻計獻策。
論壇由火炬高新區管委會、惠新(廈門)科技創新研究院(簡稱“惠新研究院”)主辦。
發揮科技信用作用大力發展股權融資
科技創新離不開金融“活水”。而事實是,科技創新需要長期且有耐心的資本支持,但金融資本的本能是“逐利”,多追求短期利益。論壇上,不少嘉賓提到了這一“痛點”問題。
如何處理好“長期”與“短期”的現實矛盾?嘉賓們指出,科技信用提供了破題思路。把科技信用充分運用到科技創新的各個環節,可使科技信用與科技資本相結合,進而使金融成為自主創新、科技攻關、產業升級的不竭動力。
什么是科技信用?科技信用是社會信用的一部分,它來源于人們對科學知識的信賴所產生的社會共識,這種理性的力量使得人們對科技成果轉化形成了合理預期。科技信用中蘊含的融資功能以股權融資為主。與會嘉賓表示,應大力發展股權融資,賦能科技創新。
聚焦“科技信用”,論壇發布了惠新研究院的研發成果:《科技信用與科技資本——構建中國的地方科技集團模式探索》。據悉,惠新研究院于2021年12月成立于廈門火炬高新區,研究院著眼國家戰略科技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長期目標,致力于研究科技與資本的結合,為面向科技創新的金融政策提供智力支持,建立科技與金融深度溝通的橋梁,并為資本機構提供發展和行業研究支持。
“我們必須把未來的發展建立在自主創新、自立自強的基礎上。”惠新(廈門)科技創新研究院院長曹健林在致辭中,流露出對加快創新步伐的緊迫感與責任感。
“廈門可以說是科技信用方面的先行者。廈門市、廈門火炬高新區都非常重視基金的建設,既有政府引導基金,也鼓勵各類基金在廈門落地,形成百花齊放的氛圍。這也是我們在廈門舉辦這次論壇的原因。”惠新研究院執行院長姜洪認為,廈門構建了良好的科技金融生態,為科技創新提供了良好支撐。
第三代半導體加速崛起廈門成績斐然
嘉賓們還圍繞集成電路、第三代半導體、新能源、新型顯示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熱點話題展開交流。其中,廈門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獲得不少嘉賓點贊。
“廈門或成為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樣本。”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吳玲說,以氮化鎵、碳化硅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正快速崛起。廈門作為兩岸產業合作的重要窗口,具有良好的產業發展基礎,是第三代半導體光電領域重要的產業集聚地。廈門聚集了三安、士蘭微、瀚天天成、乾照光電、華聯電子等企業,成績斐然。同時,廈門大學在光電領域具有突出的研發優勢。
論壇發布了“2022中國半導體企業創新榜”,評選出半導體設計、設備和封測三個細分領域的創新型企業各 30家,共計90家上榜企業。其中,火炬高新區企業廈門優迅高速芯片有限公司上榜“最具創新力獎”,芯米(廈門)半導體設備有限公司、廈門凌陽華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廈門云天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獲得“明日之星獎”。(記者 林露虹 通訊員 雷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