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以“高質量創新創造,高水平創業就業”為主題的2021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以下簡稱“雙創周”)拉開帷幕,副市長張志紅出席廈門分會場啟動儀式,并為4家國家“雙創”示范基地授牌。
廈門分會場今年的活動內容更加豐富、主體更加多元、氛圍更加濃厚。廈門分會場繼續搭建線上活動周平臺,實現線上線下緊密結合,充分展示我市開展“雙創”工作以來的新成就、新成果、新技術、新產品。同時還將舉辦論壇沙龍、政策宣講、創業輔導等活動,全部免費向廣大市民開放。
張志紅表示,我市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堅持把“雙創”工作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雙創”工作呈現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創新創業環境持續改善,創業帶動就業能力持續增強,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建設成效明顯,科技創新支撐能力持續提升,創新創業活動持續活躍。她要求各級各部門認真落實市委抓經濟促全局工作理念和“七以七為”部署要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統籌,把雙創周辦出成效;做好示范帶動,整體推進;創新形式,營造良好氛圍,著力打造“雙創”升級版。
鏈接
廈門“雙創”成績單亮眼
3個項目入選全國“雙創周”主題展示;4大“雙創”基地躋身“國家隊”,占全省近一半……每年的“雙創周”已經成為“雙創”發展的展示平臺、“雙創”智慧的交融平臺,成為萬千創新創業創造者的重要節日。今年是“雙創周”開展的第七年,廈門“雙創”交出的成績單搶眼。
3個項目在全國“雙創周”展示
今年“雙創周”主會場設在河南鄭州。在主會場現場,北航天匯廈門科創中心總經理曹偉偉不停地忙碌,北航天匯數字孵化平臺項目吸引不少人參觀咨詢。
作為國內首批使用并推廣人工智能技術在“雙創”服務領域應用的載體,北航天匯廈門科創中心重點圍繞廈門市人工智能產業在信息安全、健康醫療等行業的應用需求,建立了“數字孵化+產業需求”的垂直孵化新模式,今年獲評廈門市級“人工智能”領域專業孵化器。曹偉偉介紹說,區別于傳統孵化手段,數字孵化以科技創業要素圖譜為工具,以數字企業畫像為支撐,將人工職能與數字智能相結合,緩解信息不對稱,從而有效降低數字資源獲取成本,提高經營管理效率。
記者從市發改委了解到,本次“雙創周”,我市征集全國各類配套活動150多項,征集重點展示項目50多項,其中3項入選全國“雙創周”主題展示項目。
4大基地躋身“國家隊”
在昨日的“雙創周”廈門分會場啟動儀式上,火炬高新區、海滄生物醫藥港、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廈門大學等四個國家“雙創”示范基地獲授牌。
“在‘雙創’的推動下,在長期的深耕扶持下,廈門生物醫藥迎來蓬勃的發展。”廈門海滄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曄介紹說,海滄生物醫藥港在經歷了最初的創業階段后,現在進入2.0版,現有生物醫藥企業近400家,涌現出一批國內高水平的創新產品和優勢企業,艾德、力品、寶太等骨干企業相繼崛起。
18個指標獲評“全國標桿”
記者從市發改委了解到,我市創新創業環境持續改善,近年來,我市扎實推進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出臺扶持小微企業創新創業基地等各類創新創業優惠政策,加大對“雙創”平臺建設、創業人才引進、知識產權保護等支持力度。2020年全年新增各類商事主體13.2萬戶,增長8.8%。營商環境18個指標全部獲評“全國標桿”。
此前,我市連續6年舉辦全國“雙創周”廈門分會場活動,每年活動場次超百場,一些高水平“雙創”賽事的舉辦,有力提升了我市在國內國際創新創業領域的影響力。本報記者劉 艷
【數據】
創業創新平臺多
2020年,全市各類“雙創”載體在孵創業團隊1335個、在孵企業3274家,吸納社會就業人數3.8萬人。
截至2021年9月,我市擁有市級以上眾創空間148家,其中國家備案眾創空間43家;科技企業孵化器43家,其中國家級9家。
【提醒】
重磅活動提前看
“雙創周”啟動后,我市將舉辦一系列高水平的“雙創”活動,一直持續至12月底。
重點活動包括數字運用創新大賽總決賽、“筑夢廈門創享未來”項目路演、廈門火炬創業成長營等。(記者 劉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