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相改造后的春夏黃花區效果圖。市市政園林局供圖
【目標】
過三五年,有望呈現“春花浪漫、夏花熱烈、秋葉浸染、冬葉飄飛”的景觀效果
【進展】
工程共分為兩期建設。一期工程改造面積約為1301.5畝,已基本完成;二期工程改造面積約為1317.9畝
廈門網3月21日訊(廈門日報記者吳海奎)又是一年春風綠,植樹造林正當時。近日,記者從市政園林部門了解到,狐尾山仙岳山林相改造二期工程正搶抓黃金時期,加快推進,預計今年6月底完工。通過林相改造,將豐富樹種多樣性,提升森林景觀和防火能力。
挖掘樹穴、撒入保水劑、種下樹苗、培土……記者在狐尾山看到,不少身穿反光背心、戴口罩的綠化工人,正在游步道旁種植火力楠。施工單位廈門市宏展工程建設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林起湖介紹說,火力楠是理想的生態造林樹種,不僅樹形優美,還會開花,同時,還具有一定的抗火能力。在另一片山頭,工人們正在種植黃花風鈴木。“這片場地將種植400株的黃花風鈴木,將會形成花海景觀效果,從海滄大橋上就能望到。”林起湖說。
據了解,目前,廈門島內的狐尾山、仙岳山等山地,主力樹種仍為馬尾松和臺灣相思樹。這些樹木多為上世紀50年代末至70年代荒山綠化時期種植的。如今這些樹木老化特征明顯,林分結構單一、森林生態功能及景觀(林相)差等問題也日益凸顯。“尤其是馬尾松,屬于易燃樹種,遭受松材線蟲病和森林火災的雙重脅迫,生態穩定性較差,森林防御能力較脆弱。”園林專家說。
從2019年開始,我市結合廈門山海健康步道的建設,對狐尾山、仙岳山開展新一輪的林相改造。此次改造以綠化美化香化為宗旨,以綠色為基調,色葉彩化、花化為點綴,撫育、直接補植與疏伐后補植套種等3種營造方式并舉,種植火焰木、鳳凰木、黃花風鈴木、洋紫荊、美麗異木棉、木荷、火力楠、楊梅、白玉蘭、桂花等數十種綠化、彩化、香化樹種,形成針闊混交林及復層林自然群落,再過三五年,有望呈現“春花浪漫、夏花熱烈、秋葉浸染、冬葉飄飛”的景觀效果。
據介紹,狐尾山、仙岳山林相改造工程共分為兩期建設,其中,一期工程改造面積約為1301.5畝,已于2019年基本完成,二期工程改造面積約為1317.9畝,預計今年6月底完成。此外,今年,我市還將啟動東坪山林相改造和景觀提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