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歲泡海里冬游
80歲指揮交通
84歲“十項全能”
95歲追趕公交
102歲還在“打工”
今天是重陽節,也叫老年節。昨天下午,廈門市召開2018年老年節慶祝大會,向全市30多萬老年朋友送上誠摯的問候和美好的祝愿。
長期以來,廈門市委、市政府十分關心老年人生活,各項老齡工作走在全國全省前列,老年人共享了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成果,參與感、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提升。
一場精彩的文藝演出,為第六屆老年文化藝術節落下帷幕。昨日,市老齡辦還發布了《廈門市“十三五”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中期評估報告》。
高齡津貼標準全省第一
在廈門,具有本市戶籍年滿80周歲的老人都可享有高齡津貼,發放標準為:80—89周歲老人每人每月100元;90—99周歲200元;100周歲以上1100元。高齡津貼標準位居全省第一、全國前列。
機關、企事業離退休人員70周歲起還可享受100元以上的高齡津貼;獨生子女或農村兩個女孩的父母年滿60周歲每人每年可領取獎勵扶助金1800元;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每月領取1200元以上的特別扶助金;城鄉居民喪葬補助金標準為2500元;殘疾老人生活困難補助360元/月·人。
居家養老服務站已有376個
近年來,廈門不斷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已有居家養老服務站376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15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100%全覆蓋。
全市建設養老信息化平臺,開通了12349養老服務熱線,全天24小時為老年人提供家政生活、健康醫療、心理慰籍、政策咨詢等線上服務。
社區設立了助老員崗位,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全市共有196個社區實現助老員進駐社區服務,總投入3300萬元。
目前,廈門已實行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一號通”,緊急救援“一鍵通”,老人消費“一卡通”,為老人提供吃、住、醫、行、樂等全方位的養老服務。
全市有養老床位數11463張
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共有各類養老床位數11463張(包括養老機構床位9304張、農村幸福院床位1054張、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床位450張、居家養老服務站床位655張),每千名老人養老床位數約35張。
全市有35家養老機構,包括6家市、區級公辦養老服務機構(含公建民營)、28家民辦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和1家民辦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
其中,32家養老機構可以為入住的老年人提供不同形式的醫療服務,醫養結合占比91.42%;25家內設醫療機構(其中21家養老機構納入醫保定點實行醫保刷卡服務,支付范圍涵蓋養老人員的入住床位費及在醫務室看病就醫的費用),占比71.4%;護理型床位8132張,占養老服務機構總床位87.4%。
30個小區進行適老化改造
廈門還不斷推進老年宜居環境建設。例如,結合危舊房改造,對舊住宅加裝電梯實行補助,方便老年人上下樓;公共服務場所均按規定建設無障礙設施,新建公共設施和養老場所無障礙率達100%。
市老齡辦以適老化改造為切入點,選取高齡老人較多的小區進行試點,并率先在思明區海洋新村完成首個市級老舊小區適老化改造,2017年在思明、湖里兩區9個社區開展試點,對小區公共環境和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進行適老化改造,消除住宅內、外安全隱患,添置適老輔助設施,共完成117戶641個適老化改造項目,打造安全、便利、舒適的居住環境。2018年,市委、市政府將老舊小區適老化改造列為為民辦實事項目,全市改造30個小區。(海峽導報記者 錢玲玲/文 常海軍/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書寫華僑興學救國故事2025-04-0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