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3月31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朱黃 林彬彬)一雙拄著拐杖的手,掏出一疊用橡皮筋綁好的鈔票,對著導報記者說,“你讓她(指雙胞胎妹妹小封)好好療傷,堅強起來”。
一雙等待溫暖的手,顫抖地從導報記者手中接過錢。“80歲的老人家啊!這錢我們不能拿啊,再困難也不敢要這錢,那可是老人養老的本。”
兩雙手的主人,并未謀面,一“來”一“往”,言語間,卻是滿滿的感動與溫暖。
昨日,導報報道了江西雙胞胎姐妹的不幸遭遇,妹妹經三天搶救頑強生還,但面臨高額醫療費。報道引發了許多讀者和市民的關注,也紛紛慷慨解囊要幫助妹妹渡過難關。
八旬阿婆拄拐捐出1000元
“我看著都覺得心疼,這女孩一定要好起來,樂觀地生活,廈門不會讓她失望。”昨日下午1點,一位衣著樸素、拄著拐杖的阿婆來到導報,她從兜里掏出用橡皮筋綁好的1000元人民幣,邊說邊遞給導報記者。
阿婆不愿留名,也不接受拍照。“別拍我,我不是來照相的,是來幫有困難的人的。她的情況還危險嗎?”
在導報記者再三詢問下,阿婆才透露自己姓蔡,今年80歲了,是從岳陽小區附近搭公交車來的,退休前在一家機械廠上班。
在往常,她都習慣午睡。但昨天,她沒法午睡,因為報紙上《妹妹搶救三天頑強生還》的消息,讓她嘆息不已。“我老家是浙江溫州,跟女孩一樣都是外地來廈門的,在這里生活了20年。生活總會有很多困難,勇敢的人更有機會和幸福,她(小封)的福氣會在后面的。”蔡阿婆祝福小封手術成功,盡快恢復健康。
蔡阿婆有退休金,這1000元是她平時省下的一些錢,希望能通過導報記者轉交給小封的家屬。“不要緊,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耄耋之年的老人,用人生的閱歷給江西小妹妹鼓勁。
媽媽顫抖“接過”愛心款
雙胞胎姐妹遭遇如此橫禍,全家陷入了悲痛。
小封的父母和二哥,從江西撫州趕來廈門。“我們是農民,連供她們讀書都很吃力。她們姐妹從小就很懂事,妹妹高中沒讀完就來廈門打工,沒想到……”媽媽自責不已。
昨日導報記者將蔡阿婆的捐款轉交給小封媽媽,當她聽說捐款人是一位80歲的老奶奶時,手都顫抖起來。“老人都80歲了,這個錢我們不能收,再窮也不敢要這錢。那是養老的本,我們不敢收!”
在導報記者幾乎“強制”的要求下,小封媽媽才收下了這筆錢。“等我們回撫州,給老人帶點土特產來。”在得知老人沒有留下聯系方式后,小封媽媽非常遺憾。
多位讀者市民紛紛慷慨解囊
愛心涌動。昨日,不少市民撥打導報熱線968801欲聯系小封的家人進行捐助,幫助小封渡過難關。
讀者汪先生通過導報熱線與家屬取得聯系,在昨日下班后直接捐助了3000元。“希望自己的一份力量,能幫他們渡過難關。”汪先生在廈門一家文化會展公司做策劃宣傳,同蔡阿婆一樣,他也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和單位名稱。
50多歲的林阿姨是翔安好多杯奶茶小店的經營者,昨日看到報道后,聯系導報記者捐了500元,“一點心意,希望這個女孩能夠趕緊好起來”。而社區工作者楊女士,則以兒子林子墨的名義捐了200元。此外,一位來自山東的封先生看到報道后,通過導報聯系到了小封家屬,表示將嘗試幫小封進行募捐。
對于小封20多萬元的手術費缺口,這點錢雖然只是杯水車薪,卻仍讓家屬們感動不已:“謝謝廈門,謝謝好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