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水與路面齊平,6日攝于第一碼頭
第一碼頭,潮水淹沒一段地勢比較低的路面
沙坡尾,大潮只是浸濕了木棧道
海灣公園,海邊石道被打濕
農歷九月十八是錢塘江大潮日。昨日便是農歷九月十八,這兩天廈門也迎來了一次天文大潮。與去年同期相比,這次天文大潮顯得“特別溫柔”。昨日13時多,最高潮位時段并未造成海水倒灌,也沒有影響到低地勢居民的生活,海浪都只是“咬”一下海岸,就害羞地跑開了。
農歷九月十八是錢塘江大潮日,昨日便是農歷九月十八,這兩天廈門也迎來了一次天文大潮。
由于風浪小等原因,與去年同期相比,這次天文大潮顯得“特別溫柔”,在昨日下午1點多最高潮位時段未造成海水倒灌,也沒有影響到低地勢居民的生活,海浪都是“咬”一下海岸,就害羞地跑開了。
13:30 第一碼頭
潮水與路面齊平
當海水與岸上的道路齊高,海里面的貨船,仿佛被托了上去一般,以往俯視才可看到的船,此時竟得仰視。
當潮水開始“咬上”第一碼頭岸邊,附近的一處平臺上,出現十來名觀潮的市民,甚至還有市民拿著手機蹲在路上拍潮水。
而后,幾陣不緩不急的浪嘩啦啦沖上路面,只不過,潮水剛剛淹沒了一段地勢比較低的路面,很快就害羞地離去了。“現在風浪不大,所以沒有淹上來。”住在附近的老人周先生說。
昨日,導報記者隨后走訪附近的鷺江道等處,沒有發現海水倒灌的情況。
13:40 沙坡尾
木棧道僅被濺濕
13:40,最高潮時間,導報記者在大學路一帶走訪,也沒看到海水倒灌或者海水漫上來的情況。
在以往的這種日子里,沙坡尾的走道往往會被淹到,有時海水甚至會漫過人們的小腿,這讓一些店家有點小郁悶,也有游客會在這里踩水拍照。
但昨日導報記者走入沙坡尾,腳下踩的是陽光下曬得干乎乎的路面,只有水邊一部分木棧道被調皮的浪頭打濕。一些游客在木棧道上近距離觀潮,看上去挺愜意的。“聽說今天是天文大潮,就想來看看,有看到海浪拍上來了,但沒有淹上岸。”游客陳先生說道。
14:00 海灣公園
海邊石道被打濕
海灣公園的人特別多,特別是在濕漉漉的海邊石道上。
有的人在這里拍美照,有的人在這里聊天,還有的人在這里踩著水慢悠悠地散步。“沒有遇到臺風,沒有風暴潮大浪,這也算是好事。”在公園散步的居民王先生說。
根據相關資料,海潮的天文大潮一般在朔日和望日之后一天半左右,即農歷的初二、初三和十七、十八左右。朔、望如遇月近地點,其引起的潮汐振幅則更大。
根據海洋預報部門的當日預報信息,昨日廈門西海域海浪0.4~0.8 米,為小到輕浪,廈門東部海域浪高為0.7~1.2 米,則屬輕浪。
風不大,浪不高,這次的天文大潮為何如此溫柔,一目了然。(導報記者 林彬彬/文 陳巧思陸軍航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