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高峰時段,協警在百腦匯路口控制紅綠燈,疏導車流。
晚高峰時段,在東渡路與仙岳路交會處,經人工操控紅綠燈疏導,未出現擁堵。
近日,市民李女士向本報市民熱線5589999反映,稱自己每天上班都要開車經過百腦匯前的十字路口,而該路口的紅綠燈都是由交警人工操控,紅燈持續時間非常長。“我特意計了一下時,從7:53一直到8:01才過,整整8分鐘。那么長的時間,對于趕著上班的人來說真的是耗不起。而且有的協警在操控時,還站在那邊聊天,聊得差不多了才過去變換指示燈。”情況究竟如何,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體驗】
紅燈4分鐘綠燈40秒,公交車花11分鐘通過
昨日上午7點50分左右,記者來到湖濱南路百腦匯前的十字路口。此時正值早高峰,該路口為湖濱南路與白鷺洲路交會點,來往車輛多,亮起紅燈10秒左右,就排成了長隊。此時,一名協警正在人行交通島上的控制箱處操控紅綠燈,而另一名協警在不遠處通過對講機將車流情況告訴他。
記者粗略計算了一下,東西方向每次亮紅燈的時間為4分鐘左右,綠燈則為40秒左右;南北走向的紅燈持續約2分鐘,綠燈約30秒。由于是手動操控,兩個方向的變燈時間每次都有十幾秒的差別。每次亮起紅燈之后,在車流量較大的湖濱南路自東向西方向,車輛就會排起300多米的長龍,從路口一直排到了非礦公交車站的人行天橋處;而白鷺洲路自南向北方向也排起了近300米的長隊,車輛從路口排到了禾祥西路口附近。
此時,記者上了一輛20路公交車,觀察它通過紅綠燈的情況。在還是紅燈時,該車便抵達非礦公交站附近的隊伍末尾等待,等了三個紅燈,耗時11分鐘才通過路口。
【聲音】
控制紅燈時長最好設上限建議最多別超過5分鐘
在自東向西方向上,記者也隨機采訪了幾名等紅燈的司機,他們都對這種情況意見較大。“這次還算好的,有時候七八分鐘都有,每天上班都等得心煩意亂。”要去廈禾路附近上班的司機胡先生表示。他說有一次他還覺得紅燈壞了,等了5分鐘還沒變綠,想去詢問交警,結果剛一下車燈就變綠了。
但也有市民表示理解,坐在20路車上的乘客吳女士表示,自己每天都要提早一個小時出門,如果沒有這樣的操控,公交車很可能連動都動不了。
市民林小姐說:“交警控制紅燈時間最好有個上限,不能隨意延長。至少不能超過5分鐘,哪怕一個方向車再多,也沒有理由讓另一個方向等太久。”
【協警】
根據路況控制時長,偶爾會超過5分鐘
日前,記者走訪了蓮坂轉盤、市政府、中醫院等處多個易擁堵路口,在高峰時段,上述路口均有協警人工操控紅綠燈。
前日下午5點半左右,在龍山中路和呂嶺路的交會處,呂嶺路往軟件園方向車流量較大,車輛一直從路口排到公路征費中心附近。記者觀察到,協警操控紅綠燈時,會保證龍山中路駛上呂嶺路方向的車輛,綠燈期間可全數通過,疏通完等待車輛才變燈。因此,呂嶺路東西向上紅燈時長變化較大,幅度可達30秒以上,但總體保持順暢。
記者詢問操作紅綠燈的協警,他說,高峰期一般紅綠燈會由人工操控,主要是因為道路壓力太大,沒有人工疏導很容易堵車。他介紹,紅綠燈持續的時間由車輛數量和路況來決定,一般按規定是3分鐘到5分鐘左右,偶爾會延長到5分鐘以上。
【部門】
人工操控為臨時措施 時長由在場人員判斷
昨日,記者就相關情況詢問了廈門市交警支隊,工作人員表示,人工操控紅綠燈不是一種常態,而是一種臨時的疏導措施,協警每次在路口人工操控之前,都須向支隊備案具體的緣由和操控時長。“我們有嚴格的審核制度和操控標準,但具體如何操作還是需要在場的協警來判斷。”她說。
她還介紹,人工操控紅綠燈的幾種情況分別為:路口車輛排隊長度至相鄰路口的;信號燈自動控制系統出現故障的;發生突發、偶發事件及交通事故影響交通的;執行搶險救災等特殊任務的;有工程施工提前報備的。
她表示,近年來市內機動車增量大,高峰期很容易在一些重要路口產生擁堵狀況。“請廣大市民互相體諒,人工操控紅綠燈也是為了交通順暢。”
【專家】
與交警指揮本質相同 貼近實際但易有誤差
集美大學交通專家林地球教授表示,目前人工操控紅綠燈的方法實際上是貼近實際的。他介紹,之前國內各個路口都是由交警人工指揮疏導交通,人工操控紅綠燈本質上和這個相同。
目前廈門的紅綠燈在自動時是根據固定參數來計數的,這些參數來源于工作人員對各路口的客觀研究,但不會因現實變化而變化。所以,人工操控紅綠燈可以看做是一種補充,可以看做是最貼近實際的、科學的、引導交通的方式。
他認為,這種方式也有問題,因為人都會有誤差,所以這種操控也會有誤差,“這種誤差或許就是市民產生意見的原因。”他說,現在發達國家的重點路口都使用了自動調整參數的整套設備,根據監控拍攝到的車流量編成新的參數,這樣紅綠燈的計數就會根據實際變化而變化,“未來廈門可以向這方面多了解多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