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家庭服務從業人員從原先的散兵游勇發展到超4萬人的職業大軍。昨日上午,我市家庭服務行業協會舉行第二屆第一次會員大會,選舉產生新一屆理事會。
市家庭服務行業摸清“家底”
2015年6月份,市家庭服務行業首次對全市展開調查摸底。昨日,市家庭服務行業原會長楊權禮自曝了行業的“家底”。
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計有463家家庭服務類企業。其中,綜合性家政服務企業364家,專業保潔家庭服務企業74家,搬家服務企業(以搬家命名)7家,月子會所及其他咨詢類企業18家。
據介紹,目前,我市已形成了小羽佳、好慷在線等綜合龍頭企業帶頭,金德佳、孕育年華、齊邦等保潔、月嫂、搬家等新興服務業態、專業化細分龍頭企業快速發展并進的局面。
截至2015年底行業年消費產值約50億元。家庭服務從業人員也從原先的散兵游勇發展到超4萬人的職業大軍,其中包含鐘點、保姆、月嫂、搬家、清潔、維修等。
“互聯網+”讓家政服務更便捷
網上淘保姆、微信淘月嫂、手機預約……多種新服務模式大大豐富了行業內涵。目前,互聯網在廈門家政行業基本實現了全覆蓋,互聯網信息化服務已成為普遍管理手段。OTO、股份制改革、股權激勵等管理手段和經營理念在廈門家政行業內激流涌動。各龍頭企業充分挖掘線上、線下資源,積極搭建跨區域、覆蓋全國的互聯網信息交流平臺和呼叫服務中心,形成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產品多維度延伸的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格局。“互聯網+家庭服務”正成為廈門傳統家政業向現代家庭服務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
對于行業的“互聯網+”,廈門小羽佳家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翟焰認為,企業要注重市場的競爭能力,通過“互聯網+”讓企業更好地發展。但服務行業不同于現在的“滴滴打車”等,不能完全互聯網化,還是要沉下心來,做好基礎,開發更好的家政產品,適應市場需求。因為家政產品是動態的,會根據心情、技能等處于不斷變化的狀態,即使有很多的宣傳,產品不讓客戶滿意也不行。
據介紹,明年3月,廈門市家庭服務從業人員綜合服務管理系統將有望上線。通過這個管理平臺,將能更有效地對家政從業人員進行管理。比如,客戶只要掃一下微信二維碼,就可以了解你所雇傭的家政人員的健康狀況、來自哪里,從事多少年家政工作等等。
>>部門聲音
通過立法 讓家政服務更規范
市民政局民間組織管理局局長石好榮認為,眼下家政行業成為一個炙手可熱的行業,它和人人都有關系。家政的好與壞是城市服務水平的體現。目前,家政市場供不應求,但矛盾問題依舊突出,主要表現在家政人員流動性大、家政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矛盾糾紛頻發、處理糾紛無標可依有標不行。所以,要盡快督促行業立法,讓家政服務業在市場上有法可依,規范家政服務行為,切實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
石好榮說,當前我市正在探討、推動家庭服務行業的立法工作,這項工作至關重要。作為經濟特區,廈門的城市建設和家政服務要相匹配,就要通過立法,讓行業的隊伍、機構和內設健全,推動行業整體發展。同時也要依法制定行規行約,建立行業自律機制,規范行業服務行為、服務質量及服務價格標準,這樣才能促進行業內部公平競爭,提高行業整體素質,維護行業和會員企業的正當權益。(記者 江海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