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讀者郭先生向本報熱線968820報料:接到一個自稱“廈門郵政總局”的電話,對方以郭先生有3個包裹未領(lǐng)取為由,向他索要“滯納金”和個人信息。
騙子 騙局被識破惱羞成怒開罵
郭先生告訴記者,昨日上午8時35分,他接到一個電話,號碼為“00338371911537”,來電顯示歸屬地為“法國”。接通電話,對方自稱是“廈門郵政總局”。電話那頭的女聲告訴郭先生,由于他有3個包裹逾期未領(lǐng)取,需要繳納“滯納金”,并提供一些個人信息。
“她讓我把電話號碼給她,說是要發(fā)銀行賬號給我,讓我給她轉(zhuǎn)賬。”此時,郭先生認(rèn)定自己接了一個詐騙電話,反詰道:“廈門的郵局怎么會顯示法國的號碼?”聽到對方辯解是“廈門郵政總局”在法國的辦事處之后,郭先生又讓對方講幾句法語。“她說不出來,又改口說自己是在日本辦事處。”
郭先生樂了,騙對方說,自己就是在郵局工作,怎么自己有包裹會不知道。“結(jié)果對方惱了,直接用閩南話罵我。”
保安 “其實(shí)我只是愛看報紙”
其實(shí),郭先生是個保安,之所以能立馬識破詐騙電話,反過來“調(diào)戲”騙子,是因?yàn)槠綍r反詐騙類報道看得多了,“《廈門日報》關(guān)于反詐騙的報道很多,很有幫助的。”
郭先生說,接到詐騙電話,像他這樣和騙子“周旋”并不是最合理的方式,“最好快刀斬亂麻,跟對方簡單聊幾句后趕緊掛掉,不要理睬,否則很可能在聊天時掉入對方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