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1月5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葉鵬/文 沈威/圖)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今天是臘八節,作為習俗,很多市民都會在這一天做“臘八”美食。臘八粥、臘八蒜、臘八冰、臘八茶……近些年來,這座城市吸引了大江南北的人們來此居住,“新廈門人”也帶來了各種各樣的臘八美食,豐富了這個節日。
濃濃的年味,無盡的美味。導報記者為此特別請來民間美食高手,給大家傳授臘八美食秘方。是不是食指大動啦?別怕長出雙下巴哦!
臘八粥 喝了這碗粥 下巴不會掉
丟手絹東北菜館的老板曉強來廈門20多年,卻一直保留著東北人臘八節喝臘八粥的傳統。“‘臘七臘八凍掉下巴’,臘八這一天在東北基本上是最冷的時候,所以要喝黏黏糊糊的臘八粥,來‘粘’住下巴。”
糯米、紅豆、云豆、黑米、小米、桂圓肉、紅棗、枸杞,這8種食材是他伊春老家臘八粥的傳統配料。“營養、暖身、養顏、滋補,這一碗粥都可以做到。豆子隨意拼,黑豆、綠豆、蓮子都可以,但桂圓、紅棗、枸杞和糯米是必須有的,特別是糯米,才能造就又香又軟又滑的口感。”曉強說。
當然,熬制也是講究技巧的。他建議,要提前用溫水泡發豆子8個小時,再用小火慢熬,才能保證粥的黏稠度。
臘八飯 米飯這樣做 還吃什么菜
寓意五谷豐登的臘八飯也很受廈門市民歡迎。百年老店燕江樓的廚師長葉云霖將永安八寶飯改良成了兩種口味的臘八飯。
主料有糯米、紅棗、蓮子、枸杞、薏仁、小紅豆、綠豆和蜜棗等8種,也可以加入黑米、核桃、杏仁、玉米和燕麥等。首先,將糯米蒸足45分鐘后舀出,甜味的是拌上豬油和白糖,咸味的是放油鍋加鹽和醬油翻炒。然后,擺上紅棗、蓮子等食材,再放入蒸鍋蒸15分鐘即可。
葉廚師長說,臘八飯好不好吃的關鍵在于有無浸泡,糯米要預先浸泡2個小時,豆類要浸泡4個小時,才能蒸得透。
臘八冰 今天吃點冰 據說有奇效
吃冰也是東北人慶祝臘八節的一個習俗。人們一般用鋼盆裝水放到屋外結冰,臘八節就把冰敲成碎塊,澆上蜂蜜,而且據說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一年里都不會肚子疼。
海峽導報辣媽圈的思琳媽媽昨天已為女兒DIY了好幾款水果冰沙。她將新鮮的草莓、芒果、西瓜與牛奶、煉乳一起用料理機打勻,分裝進小杯里,放進冰箱冷凍,“明天再切點新鮮水果放到杯子上點綴,就是顏值很高的‘臘八冰’啦!”
臘八蒜 泡出清新綠 不嫌重口味
在廈門,制作臘魚臘肉的市民不多,但臘八蒜卻是廈門人餐桌上很應景又常見的美味。
蓮興社區的黃阿姨泡得一手好蒜,她建議,挑選個兒大、顆粒飽滿的大蒜,將根部削掉,洗凈晾干,再放進容器。醋不宜太多,只要略微淹過蒜即可,另外加入少許白糖會提升口感。封上口,腌漬一周左右即可食用。泡在醋中的蒜會慢慢變綠,變得通體碧綠,如同翡翠碧玉。
醋的選擇很重要,她建議使用米醋,泡出來的大蒜酸甜適中。
臘八茶 暖心與清熱 兩者皆可得
“臘八茶”又稱“八寶茶”,是回族和東鄉族人待客的傳統飲料,以茶葉為底,摻有冰糖、枸杞、紅棗、核桃仁、桂圓肉、芝麻、葡萄干、蘋果片等,香甜可口,并有清嗓利喉的功效,暖心又養生。
針對廈門的地氣,經營茶葉店多年的王先生推薦大家DIY茉莉菊花臘八茶,材料很簡單,有茉莉花、菊花、綠茶、紅棗、枸杞、桂圓肉、葡萄干和冰糖等。茉莉花止咳化痰,菊花散風清熱,很適合廈門這個季節飲用,而且適合對著電腦的上班一族。”
相關新聞
臘梅“避暑”遲遲未開
臘月里,本應是臘梅傲然枝頭之時,但今年的暖冬使得廈門的臘梅花到現在還未見蹤影。
臘梅在廈門的花期一般在春節前后,從1月初開始,一直持續到2月中下旬,整個觀賞期可達兩個月左右。在植物園、廈門大學、南湖公園、石室禪院等都有種植,不過沒有成片,只是零星幾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