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起,海滄區的教職工、學生都有機會享受到一筆新設立、每年200萬元的“廈門銀行(海滄)獎教獎學基金”。昨天下午,海滄區教育局與廈門銀行設立獎教獎學基金合作協議正式簽約。
這是海滄教育系統第一次接到企業捐助的獎教基金,用海滄區教育局局長陸曉紅的話來說,“這是海滄區教育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海滄獎教獎學基金簽約
“銀教牽手”同辦教育,吸引更多企業做公益
根據協議,在合作期限內廈門銀行將為海滄區教育系統提供200萬元的獎教獎學基金,專門用于教職工重病慰問、特困學生救助、優秀教職工獎勵、優秀學生獎勵及優秀教師科研課題開發獎勵等。
“教育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業,作為一家深耕福建、引領海西、服務兩岸的綜合金融服務商,履行社會責任,支持廈門地區的文化教育事業,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廈門銀行副行長張永歡表示。
“我們的錢都會用在刀刃上。”海滄區教育紀工委書記王淑芳說,區里有許多優秀學生需要獎勵,也有不少貧困師生需要幫助。
有個故事讓王淑芳印象深刻。一位70多歲的退休老教師,最近他的妻子患病,兒子與兒媳又相繼罹癌,大量醫藥費耗盡了家中積蓄,但他仍樂觀堅持為區退休教師協會服務,后被返聘。去年,區教育局得知這位老教師的情況,對他進行了慰問。但面對高昂的醫藥費,教育部門上下為難了,能再為老教師多做些什么呢?如今,有了廈門銀行提供的這筆幫教基金后,區教育局就能夠向老教師提供更多的幫助,解決其燃眉之急。
而隨著第一項企業獎教基金的到位,海滄的教育工作者相信,未來海滄區教育事業還將吸引更多企業前來做公益善事。
“高位嫁接”快速發展,海滄教育模式受肯定
梧桐茂兮,鳳凰來棲。能夠吸引到企業特別設立一項獎教基金,陸曉紅認為,這是對海滄區教育人多年來兢兢業業奉獻的極大肯定。
十多年來,海滄從一個昔日偏僻的小漁村蛻變為現代化新城,在經濟迅猛發展的同時,經過幾代教育人的努力,教育事業也完成了跨越式發展,還開創出了海滄教育的新模式。
在原本薄弱的教育基礎上,海滄區實現高位嫁接模式,引進北京師范大學、廈門外國語學校、廈門雙十、廈門一中等名校資源,迅速提升海滄教育水平。2012年海滄區高分通過首批省級“教育強區”驗收;2013年以全省第二的高分通過“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驗收;自2011年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測評實現全省“四連冠”;2015年,隨著海滄中學獲得“省一級達標高中”稱號,海滄區在全市率先實現高中優質資源全覆蓋。
如今,“企業參與到教育事業中來,這也是共同締造美麗廈門的一種實踐。”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給“海娃”們塑造一個更好的教育環境,正如陸曉紅一首詩中所寫:“滄海揚帆今起航,愛心遍灑如暖陽,銀教牽手共締造,歡樂海娃笑聲揚。”
【鏈接】
鳳凰花理財卡
ATM取款免手續費
廈門銀行推出的鳳凰花理財卡,在中國大陸及臺灣地區所有ATM取款免手續費,更有免稅直通金門。根據市民日常資金穩健理財需求,廈門銀行更是推出鳳凰花穩健性理財產品。
2014年,廈門銀行推出“個人出國留學貸款”,用作出國留學生們的出國保證金及支付國外留學期間的學雜費、生活費等,授信額度和單筆貸款金額最高可達到100萬元,滿足了廣大留學生的資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