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中小學、幼兒園9月1日正常開學,不過,8月28日起才能恢復線下教育教學活動。這是前日廈門市教育局下發的通知。得知學校將正常開學的消息后,家長們歡欣鼓舞。
此外,隨著湖濱片區改造提升工作的推進,片區內五所學校舊校區已陸續啟動拆除。這幾個過渡校區可一點也不將就,處處體現出這些學校的教學理念和人文之美。
記者昨日第一時間探訪了幾所將在秋季開辦的新學校、新校區,帶大家先睹為快。
教科院附小
讓每個學生“熠熠生輝”
有200米跑道的空中操場、有四個標準籃球場的室內體育館、可容納近400人的學術報告廳、滿足師生午餐的愛心食堂、近1000平方米的夢想農場、各具特色功能齊全的專用教室……坐落在筼筜湖畔,毗鄰白鷺洲公園的廈門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小學即將于這個秋天開辦。
這所學校是廈門市教育局直屬公辦小學,由廈門市人民政府投資近2億元建成,占地面積16209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9813平方米,辦學規模36個教學班,可提供1620個學位。
“星熠少年開學見!”昨日記者前往探訪時,正巧遇上老師帶著幾名新生錄制寄語。據了解,學校的辦學理念是“讓每一顆星都熠熠生輝”。
目前教科院附小一年級招生6個班,共270個學位。其中,經市教育局審核的政策性教育優待對象25人,剩余245個學位于7月份完成了電腦派位。
首任校長鄭寶花是廈門市引進的高層次人才,福建省首批名校長、廈門市首批名校長培養對象,此前任廈門市新翔小學校長、書記。
外附小過渡校區
綠橙藍色調表達美好期待
廈門外國語學校附屬小學過渡校區位于湖光路95號,用地面積1304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4500平方米。據悉,新校區的設計經過20余次易稿,經8個月奮戰,終建設落成。
校園建筑采用綠橙藍三個主色調:綠色象征自然、和諧、健康,蘊含自然成長的力量;橙色象征活力、陽光,蘊含積極向上的精神;藍色象征智慧,希望孩子們擁有面向世界的眼界。
外附小向來重視“墻壁文化”建設,校園的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都能“傳情”。不僅如此,過渡校區處處可見精心設計的細節:教室設置了懸窗,便于空氣流通;每層教學樓前設有飲水區,學生取水更方便;寬闊的樓梯道口讓通行更通暢。
濱東小學過渡校區
巧妙塑造清幽雅靜之態
濱東小學過渡校區位于毗鄰南湖公園的湖濱東路216號,占地面積95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2233平方米。校區的設計理念為“賞識學習園”,以學習理念貫穿布局。其借鑒中國傳統書院的建筑設計特色,教學、辦公、專室三大建筑向中心靠攏,形成院落圍合式布局,給人以安全感、歸屬感。
校園里既有曲徑通幽的巧妙設計,也有空中廊道對接的便利構造,庭院中以小雕塑、山石、樹木、花草為點綴,賦予“學習園”清幽、雅靜之態。
據悉,今年秋季濱東小學新招收了一年級5個班,共252人,目前學校總學生數為1302人。
湖濱中學過渡校區
設計打造“時間的容器”
湖濱中學過渡校區坐落于體育路168號,毗鄰廈門文化藝術中心,位于體育路與育秀東路交叉口東南側,用地面積31029.27平方米,設初中部36班、高中部30班。
設計理念上,校區被比喻為“時間的容器”,體現對時間的收藏、保留和展示,達到空間與時間的交融。
校區以中國傳統書院作為設計標本,提取圍合元素作為設計載體,以孩子的成長軌跡為出發點,圍繞“一主軸、一次軸、雙院落”的設計理念,將兩個不同組團和各個功能空間利用廊道串聯起來,讓學生之間無縫交流,相互啟發,相互提高,互促成長。(記者 許蔚菡)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廈金號”盾構機刀盤順利下井2025-04-2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