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廈門50多萬名中小學生在網上開學了———坐在書桌前,看著前面的電腦或IPad或手機,學習了起來。
就在前一天,許多班主任老師很晚都還在班級群里安排12日要學習的內容和作業,還提醒家長們記得給孩子“叫早”。
根據國家及省、市、區教育部門的安排,廈門的中小學采取的是“一校一策”的網課計劃,即每個學校的“開學式”及上課形式都帶著各自的特色。不過,共同點是,除了初高中畢業班(意思就是初三含初二地理生物和高三)可以教授新課外,其他年級均不得上新課。
在家學習儀式感十足
昨日的網課,師生雖然不見面,但儀式感十足。
昨日7時40分,廈門五中一年級的語文老師林子進入直播間的時候,就已經有十幾個孩子在等待了。雖然只是在家里聽課,但孩子們都穿好了新衣服,有的女生還梳起了美美的辮子。
昨日7:55,廈門外國語學校附屬小學的學生們穿好制服或校服,佩戴上紅領巾,坐在收看設備前,等候收看一場直播。
昨日8時,在湖里中心小學的網課直播群里,孩子們誦讀詩歌《你的名字》,他們把自己的名字嵌入詩歌中,成了特別的點名方式。
時間有限但課程豐富
雖說網課有嚴格的時間限制,但學校課程設置卻毫不馬虎。
在廈門實驗小學,教師集體研發了“項目式課程(主題化、任務型)”,每天三節的線上課,以語文、數學兩個學科為主,同時安排了英語、科學、道法、音樂、體育、美術、綜合實踐、書法等課程。
演武小學則設置了營養均衡的學習菜單,包括觀看線上直播視頻、接收線上自學資源、老師線上答疑輔導等。
老師稱“開辟了新戰場”
網絡授課,不僅對學生是新鮮事物,對老師來說更是挑戰。
廈門五中教一年級的羅海燕老師直播完更新了朋友圈:“上完第一節直播課,超級給力的家長和孩子,從誦讀開始,每一步都配合到位。 ”在她看來,“網課算是開辟了人生新戰場”。
而在雙十中學,老師們不僅錄好了充滿創意且干貨滿滿的微課,而且同時在多個平臺投放,以保證每個同學都能及時收聽并完成隨堂作業。
在這種新嘗試中,老教師們的鉆研勁頭也讓人敬佩。廈門二中年過半百的初三年段長黃良紅老師,為了完成線上課程創建,他反復學習操作流程。他說:“年紀大了,不像年輕人操作一兩遍就會了,我來來回回練習了十多次。遇到實在不能解決的問題時,我就上網查詢解決方法或向同備課組的年輕教師討教。”他還提前找一些學生進行測試,找出存在問題,以便提高授課效果。
部分學生遇到小狀況
當然,第一天上網課也遇到了不少問題,比如,網絡卡掉線、沒找到直播入口、平臺太多好混亂,還有家長似乎不太接受上網課的形式,抱怨不得不陪讀陪看等。幸好,學校也考慮到了這些方面,很多學校都沒有要求同學在同一時間上網學習,還提供回放功能,可供家長自由選擇孩子上課的時間。甚至,有的學校直接告訴家長,可以選擇不上網課。(記者 許蔚菡 譚雅環 張薇 彭怡郡 李慧婷 通訊員 吳志群 周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