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上課,人手一臺平板電腦;老師上課,也不再直接講授書本知識,而是給出闖關任務,讓學生自己想辦法完成……這一幕,在廈門市思明第二實驗小學14個班級的課堂上上演。
前日,思明第二實驗小學分語文、數學、英語、音樂、美術、科學六個科目舉行了電子書包展示課活動。據介紹,思明第二實驗小學和松柏小學、演武小學是思明區首批“智慧校園———電子書包”項目實驗校。目前,電子書包已覆蓋思明第二實驗小學所有學科教研組,參與實驗的教師有48位,參與學科包括語、數、英、科學、品生社、美術、音樂學科等。
上公開課的二年(3)班語文老師江毅玲介紹說:“想上好這么一節課,即便是有經驗的老師,集中精力也需要花費一兩個月的備課時間,而以往常規課,備課是用小時計的。”
除了備課耗時外,江毅玲說,采用電子書包,還要求老師具有較強的課堂掌控能力。“每次上這類課,孩子特別興奮,即便沒到使用時間,孩子也會在屏幕上滑個不停,這時,我們就必須先跟學生約法三章。”
據思明第二實驗小學校長王躒介紹,目前學校使用“電子書包”上課分為常態班和實驗班,常態班是每周四五節課采用這一教學手段,實驗班則保持在一個月上兩三次。電子書包除服務于課堂教學外,已向第二課堂進行延伸,包括英語競賽、班隊活動、古詩詞大賽、故事大王、成語大賽、漢字小博士等活動。(記者許蔚菡)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廈金號”盾構機刀盤順利下井2025-04-2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