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二中學生訓練足球。
廈門二中女子合唱團在比賽。
二中學生畫畫。
廈門二中學生訓練足球。
應該可以說,在廈門高中特色教育方面,廈門二中走在前面——說到二中,大家就會想起足球,二中已經儼然為廈門甚至福建學校足球的“老大”。
另外,這幾年,二中的美術特色教育異軍突起,美術班百分之百考上大學美術專業;最近,二中的合唱團也開始在全國嶄露頭角。
【名片】
廈門二中
●級別:福建省一級達標高中
●歷史:源于1870年,有146年歷史
●典故:“孵化”出廈門外國語學校和廈門市音樂學校
●校友:有盧嘉錫、張乾二、王應睞、顧懋祥、卓仁禧、洪伯潛六位院士和殷承宗、陳佐湟等藝術名家
●地址:有兩個校區,高中部位于五緣灣,初中部在鼓浪嶼。
【唱得好的奧秘】
非特長生組成合唱團捧回全國一等獎
從某種角度看,不久前在青島結束的全國中小學生藝術“奧運會”,廈門二中是一匹黑馬——首次參加、全部由非聲樂特長生組成的廈門二中女子合唱團,獲得聲樂組甲組的一等獎,在所有參賽的45支隊伍中,排名第15,如果再扣除校外專業青少年宮團體參加乙組,排名全國第10。
中小學生藝術“奧運會”的學名是“全國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它的含金量在于:由教育部主辦,是全國最高規格中學生藝術比賽,三年一屆,已經舉辦五屆。
所有的成功都不可能隨隨便便取得。上周,廈門二中合唱團指揮蘇晶老師和他的部分團員,敘述“黑馬”誕生記。
【選秀】 挑選唱歌時眼睛會發光的孩子
蘇晶說,二中合唱團進入全國賽,有點像是“游擊隊”和“正規軍”的較量——今年以前,二中沒有招收聲樂特長生,而全國賽的45支中學合唱團,90%都是各省市聲樂特長生學校。
沒有特長生,蘇晶只能“從矮子中挑巨人”。每年新高一軍訓,蘇晶就開始女生合唱團的海選——全年段所有的女生,一個個走進教室,唱給他聽。只要稍微有點音準和嗓子,就會被留下。到了開學,他還會通過音樂課來做進一步篩選。這樣,每個年段選出二三十人。
蘇晶篩選人有自己的標準,音色、音準當然是標準之一,還要看對方的氣場是不是能和自己產生共鳴,蘇晶說,有的小孩一放聲歌唱,眼睛是會發光的,他要挑選眼睛會發光的孩子。
當然,很多時候,蘇晶還是要克制自己不要挑三揀四,因為可供他挑選的人實在有限。
【訓練】 用各種土辦法拓展學生音域
二中的合唱團是一個全女生的同聲合唱團,傳統認為,混聲才能唱出氣勢,但在蘇晶看來,同聲可以唱出震撼的聲場,是另一種張力的表現。
不過,對于底子幾乎“一窮二白”的團員來說,最開始,“張力”、“共鳴”的講究根本談不上,蘇晶面臨的問題是:要讓女孩們知道如何準確找到音準和發出正確的聲音來。
他想出各種各樣的土辦法來訓練學生,譬如說,唱高音時,要蹲著唱,這時,“小腹的氣息就會扎得非常穩”。當要唱出高音時,“要唱出那種受到驚嚇的感覺,‘啊’的一聲驚叫起來的樣子”,蘇晶說,這個時候,孩子的聲音就會非常通透。他用這種辦法來拓展學生的音域。
這位34歲的音樂老師用了類似不少土辦法來訓練他的“游擊隊”,他說,很多方法未必符合常規,但是,確實非常有用。
二中合唱團的特別之處在于,她們不是有比賽才訓練,每周固定訓練兩次,每周二和周四晚上6點到8點進行訓練,訓練完后,學生們還得回教室參加晚自習。
合唱團團長黃露說,團里要求所有隊員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這樣才可以順利地留在合唱團。在繁忙課業間的排練,反倒讓女生們倍加珍惜,黃露說:“當排練時,我們覺得是在釋放學習的壓力。”
迄今為止,二中幾屆合唱團的隊員全部考上她們理想的大學,包括中國傳媒大學、解放軍藝術學院、廈門大學等。
【比賽】 征服“苛刻”觀眾收獲熱烈掌聲
現在看來,二中合唱團征戰青島,“險情”不斷,比賽前一周,擔任領唱的黃露居然感冒,還不停地咳嗽。
蘇晶說,說出去別人也不相信,不是沒有預備方案,是真的沒有第二個人來替代她——她獨唱那段,沒有很好的唱功是無法唱出想要的效果的。
比賽前的整整一周,蘇晶沒有聽到過黃露順利唱下那段領唱,他唯一能做的是,帶了一堆龍角散,不停地喂藥。而黃露甚至做好了打“封閉”上去唱歌的準備。
富有戲劇性的是,比賽開始前幾個小時,黃露突然覺得自己“來聲”了,合唱團這才在候場的大巴上,唱了一周以來有領唱的尾聲部分兩遍。
有趣的是,比賽前團員們被“禁食”,她們只能吃一兩片白面包,只能喝白粥或者開水,以最清爽的狀態去歌唱。
4月12日,臨近晚上9點,廈門二中合唱團上場,她們挑選唱兩首歌《調笑令·胡馬》《我心歌唱》。第一首歌唱完,臺下響起了掌聲,第一次走到全國舞臺的二中合唱團姑娘們知道已經成功了一半。
這里有個“行規”:某種意義上,這類全國比賽,不為成績,只為掌聲——全國賽臺下坐著的觀眾幾乎都是全國各地的合唱專家。他們的掌聲是有“講究”的,好的團隊從一上場,就有人開始鼓掌,第一曲結束后,熱烈鼓掌,第二首結束后,掌聲雷鳴經久不息甚至歡呼。而如果表現一般,第一首結束后,幾乎不會有掌聲。
在贏得了第一首歌的掌聲后,二中的女孩們繼續“奮斗”,當《我心歌唱》的尾音在音樂廳里結束時,她們聽到更加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蘇晶說,那一刻,他知道三屆團員的汗水,沒有白流。
2016年廈門二中
初中和高中特長生
招生一覽表
備注:初中特長生方案還未發布。
【畫得好的奧秘】
美術特長教育四年前異軍突起
廈門二中高中今年獲準招收30名美術特長生(含本校保送生),這是少有的“倒逼”出來結果——2015年,二中高中才獲準招收美術特長生。盡管如此,從2012年到2015年,這所中學的美術高考成績一枝獨秀。
換句話說,廈門二中并不是通過招收特長生來給自己貼上特色教育標簽,某種意義上,這是一種自下而上的特色教育。
廈門二中校長吳啟建說,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給學生提供多樣性的高中教育——學校要給學生多種選擇,讓他們找到興趣,找到未來。
在沒有獲準招收美術特長生之前,二中已經開始美術特長教育。2012年,美術特長教育一炮而紅,當年34名學生,33人考上本科,其中還有一人考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很難想象,三年前,這些學生毫無美術基礎。二中美術教師石清泉說,我們甚至要從削鉛筆教起。
最初美術特長班的學生是從美術選修課的學生發展而來的。石清泉有不少妙招,譬如說,第一節課,低調的他一反常態,不上課,一個勁地展示自己的作品,為的是“降服”學生。這一招據說“百發百中”,石清泉馬上會收獲一堆粉絲,所謂的“親其師信其道”,應該就是這個理。
這位美術老師原本自己也有作畫,但是,為了他的學生,石清泉把絕大多數時間用在畫和美術高考有關的畫,以及輔導學生。他說,美術的特殊性在于,你指導學生畫畫,你自己也必須去畫,而且,還不能隨心所欲地畫。
廈門二中2012-2015屆美術班學生去向
備注:(1)名次均為錄取學校的全國排名;
(2)廈門二中學生專業考試上線,也表示文化課的過線。
【踢得好的奧秘】
戰績輝煌校友曾出征柏林奧運會
●廈門二中是全國最早開展足球運動的學校之一。廈門二中的前身——英華書院創辦不久,便成立了英華足球隊,據考證,英華書院是我國最早開展足球運動的學校。
●走出兩位會踢足球的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卓仁禧、中國工程院院士洪伯潛,他們都曾是廈門二中英華足球隊的主力隊員,其中洪伯潛還作為福建省足球隊主力參加華東六省一市足球賽,并奪得冠軍。
●二中校友是中國足球隊主力,出征柏林奧運會。二中校友陳鎮和1936年8月作為中國國家足球隊主力,出征柏林奧運會。這位足球健將后參加空軍,1941年為國捐軀。
●上個世紀中葉,福建省足球隊有一半球員,廈門市足球隊有80%球員,是二中足球隊隊員。
●在福建、在廈門,廈門二中的足球隊居于那種可以讓人“聞風喪膽”的地位——1980年以來35次獲得廈門市足球賽冠軍、22次省賽冠軍、1次華東區冠軍。
●2015年10月,廈門二中獲得2015年中國中學生足球錦標賽亞軍,這是福建省中學生足球隊在這一頂級全國性中學生足球賽中創下的最佳紀錄,上一次福建省獲得的最好成績是第七名,那是在2009年的比賽,該成績也由廈門二中足球隊取得。中國中學生足球錦標賽由中國中學生體育協會主辦,是目前各種中學生足球賽事中,門檻最高的比賽。
●2016年2月,二中初中足球隊獲得2016年中體協會杯足球比賽亞軍。
【學生感言】
老師像朋友
助我進清華
初進二中,最不適應的是封閉式住宿。然而,到了大學我才體會到當年學校的宿舍條件很好,管理也人性化。鄰家阿姨般可愛的生管老師,活潑熱心,最愛站在門口一個一個喊我們的名字,她們一天天呼喚,我們一天天地成長。
學校封閉式管理讓我靜下心來學習,節約了很多時間,也屏蔽了許多誘惑,學習效率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
學校的老師和我們像朋友一樣相處,沒有任何的架子。我們都喜歡三五個一起圍著老師討論學習或者是心得感悟。這種亦師亦友坦然相對的關系,是我在二中三年得到的最好禮物。
當時,我的高考目標就只有一個,考上好的美院。對一個立志做藝術人而言,美術已不是一種被分數拿來評判的應試產物,而是發自內心的熱愛和堅定。在高中,美術生往往給人成績差、混上大學的不好印象。而在二中,老師們一直勉勵我要么不做,要么就做最好。美術興趣小組的老師精心指導,文化課老師也嚴格要求,她們一起引導我一步一個腳印地前行,最終,實現了夢想——進入清華園。
劉思暢(廈門二中2012屆畢業生,考上清華美院)
豐富的文藝活動
鍛煉了我的能力
在廈門二中的日子可能是我求學至今最美好的三年。在二中,我經歷了我的激情,我的努力,我的上進……
二中不是藝術學校,但在硬件方面卻非常支持我們美術生,給了我們很棒的畫室;學習上,不僅有美術老師的悉心指導,還會定期聘請校外專業的老師來指導。
二中的文藝活動很豐富。每年學生會成員都會參與組織策劃十佳歌手賽、文藝匯演等活動,每次我都積極參與,樂在其中。擔任街舞社社長,鍛煉了我的組織策劃能力,提高了我的綜合素質,也讓我知道何為責任,這些讓我在大學社團活動中游刃有余。
我也十分懷念在合唱隊的日子。我在合唱隊學習到的不僅是“合唱”的精神,還有拼搏,這些到現在還影響著我。
熊莉雯(廈門二中2015屆畢業生,考入中央美術學院)
老師耐心細致
讓我不斷進步
廈門二中是我邁開認識自己第一步的地方,在二中的三年,我不斷成長,變成現在全新的自己。
二中的高中生活,是充實且具有挑戰的。尤其是高三一年,因為專業訓練的需要,我頻繁地在教室和畫室間來回奔波,在學校的時間是有限的,正是在這樣有限的時間里,我在文化課方面得到了老師們耐心細致而又科學有效的輔導,如果沒有他們,我的文化課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取得進步。
在繪畫專業上,美術老師石老師給予我莫大的幫助,那時候我常在學校畫室待到深夜,在這樣夜以繼日的奮斗歷程中,石老師從沒有缺席,他是我專業成長道路上至關重要的引路人。不但如此,關于專業和學習間的沖突,石老師總能夠給我中肯的建議和悉心的指導,讓我沒有后顧之憂。
林秋瞿(廈門二中2015屆畢業生,考入中國美術學院,現任班長、中國美術學院基礎部學術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