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商人是特色鮮明的地域商人。生發于深厚的福建文化底蘊中的閩商精神是閩南商人長盛不衰的關鍵。歷史的淵源與文化的傳承因素造就了閩南商人重商、務實逐利精神;冒險進取、“敢拼愛贏”的風格;兼容和開放的氣質;家族經營、愛打僑牌的經營特點。
[關鍵詞]閩南商人重商逐利冒險拼搏兼容開放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文化氛圍造就了商人不同的經商風格。創業于篳路藍縷的執著,得來于談笑間的精明,篤誠于傳統祖訓的處世,發尋于現代商務的敏銳使閩南商人成為特色鮮明的地域商人。
早在明清時期閩商就是中國十大商幫之一,主導中國海外貿易達四百年之久。改革開放以后閩南商人再次崛起。廈漳泉組成的閩南金三角,一直是福建經濟發展的龍頭。什么原因使閩南商人能夠自古至今縱橫商場并在今天譜寫新的輝煌?
閩商精神是閩南商人長盛不衰的關鍵。敢想、敢拼、敢贏、敢為天下先的閩商精神,伴隨著閩南商人從故鄉發展到他鄉,從歷史繁盛到現代。而閩商精神生發于深厚的福建文化底蘊中。有著自己的獨特內涵的閩南文化在遙遠的歷史風塵里,上承河洛、下續臺海,見證了人類文明的潮來汐往,親歷了多元文化的動靜聚散,由此孕育出海納百川、不捐細流的博大胸襟和高度自信。正是在這樣的文化土壤里,方能孕育出閩商這朵歷百年風雨依然盛開的鮮花。
一、閩南商人的重商和與務實逐利精神.
閩南商人鮮明特色之一就是濃重的重商情結和與一往無前的務實逐利精神。濱海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商業歷史,使閩南人商業意識最早覺醒、商貿文化異常活躍。他們堅信“商中自有黃金屋”,“商能致富”“以商為榮”的觀念在閩南深入人心。
1.惡劣的自然環境迫使閩南人走上經商和移民的道路
傳統農耕社會十分重視人與土地的關系,形成“安土重遷”的文化觀念。然而當有限的土地無法滿足人們的生存需求時,為尋求新的生存空間人們便走上移民的道路。
閩南人的經商和移民傳統是在惡劣生存條件下理性選擇的結果。福建是個以丘陵為主的省份,“八山一水一分田”。尤其是閩南一帶地瘠民稠,生存壓力很大,迫使他們以海為田,賃海為市;“閩天不長閩海長”,福建擁有綿長曲折的海岸、眾多的港灣,恰好為閩南人從事海上貿易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閩南人為追求更大的生存空間和發展前景,紛紛“過番”、“出洋”,甚至挈妻攜子移居海外。這樣就形成“海賈歸來富不貲……只搏黃金不博詩”的濃厚的重商情結。“安土重遷”“父母在不遠游”,的儒家文化觀念在閩南幾乎沒什么影響力,出海謀生、經商做生意對閩南人來講天經地義、順理成章。
2.悠久的商業歷史使海上貿易與移民成為閩南人的傳統
閩南人拓展海外貿易,流風余韻從古代延續至今。宋代福建商人就遍布沿海各地,隨著泉州港地位的日益重要,福建海商盛極一時;元代由于更加開放的外貿政策,泉州港進一步繁榮,大批商人到海外經商;明代后期以來的海外移民活動更為閩南文化注入異域文化的活力,閩商作為明清時期中國十大商幫之一,以善于做海外貿易而馳名神州;鴉片戰爭結束后,廈門成為中國的五口通商口岸之一,西方商人紛至沓來。隨后伴隨資本主義全球殖民擴張的無奈移民出海,閩商足跡遍及全世界。以閩南人為標志的“閩籍商人”雄起天下,成為海外華商最大的一支。
3.閩南文化中崇尚商工、務實求利的價值觀
在中國社會的價值天穹中,商人總是一抹晦暗的浮云,他們不是在“為富不仁”的輿論中躬身前行,就是成為歷史長空中的飄渺云煙。根深蒂固的“重農抑商”和“重仕輕商”思想,使中國古代“士農工商”四民社會中商人地位具末位。而閩南社會價值觀,明顯表現對商工的寬容。閩商能成長壯大、特立獨行到今天,與閩南商人的社會地位有關。
生存環境的惡劣,使閩南人的價值體系更重物質利益和改善生存條件,孕育了閩南文化的務實精神,崇尚商工也是閩南人的務實精神的外化;閩越文化中重利輕義,講現實,不甚看重信約等特點,對閩南商人頗有影響;閩南遠離中原文化區,傳統儒家文化的“鄙視商賈”在福建并不居于支配地位,閩南一帶推崇“商能致富”,“商勝于工,商勝于農”。三者共同所指形成閩人觀念中濃重的重商和逐利意識。在閩南商人看來,“道義”和“功利”應該是統一的。離開“功利”(實際利益)去講“道義”,“道義”就是沒有用的空話。
二、閩南商人的冒險進取、敢拼愛贏的風格
閩南商人與其他地區商人相比最具個性的特點就是強悍拼搏,敢于冒險犯禁。他們既有獲取高額利潤的愿望和要求,又有腳踏實地的實干精神。歷史的淵源與文化的傳承因素造就了閩南商人的這一特點。
1.世代與大海打交道,造就了閩南人堅韌的冒險拼搏精神
閩南沿海一帶,人們世代跟大海打交道,浩瀚的海洋給了閩南人敢于冒險進取的風格、堅韌的拼搏精神。福建民諺“走海行船三分命”道出了出海的危險,經常與惡劣艱險的自然搏斗,顛沛流離、悲歡離合經常伴隨著他們,因此形成閩南人鮮明的性格特點,鑄造了閩南文化的精髓:冒險進取、敢拼愛贏。他們具有必勝的信念,排除萬難的決心,不屈不撓的意志和樂觀向上的拼搏精神,敢入不毛之地,敢闖絕域之墟,執著追求美好的理想。這種冒險拼搏的特點在歷史長河的酒窖中,發酵成閩南商人“愛拼才會贏”的風范。又構成了他們“敢為天下先”的文化心理素質。
2.漫長的歷史洗禮強化了閩南人的冒險與進取精神
漫長的歷史洗禮、移民文化和地域特點等多重因素結合,不斷強化著閩南人敢于冒險犯禁、勇于進取的特點。閩南人多屬移民。移民行為本身就需要叛逆意識和冒險精神,加上移民所激發的好斗與進取精神,使閩南人養成離經叛道、鋌而走險的民俗。同時閩南“山高皇帝遠”、游離當時的政治和權威中心,使得閩南人更少循規蹈距,更具蔑視權威、敢于離經叛道的特點。
福建民謠講“少年不打拼,老來無名聲”、閩南歌中描述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拼”和“贏”兩個字,十分形象貼切地刻畫了閩南商人勇于開拓、冒險進取的心態。在全國各地大割“資本主義尾巴”時,石獅人仍冒險犯禁,開設“地下工廠”,做“投機倒把”生意;20世紀80年代初漳泉人從事走私貿易,并率先與臺灣貿易,都體現了閩南商人“敢為天下先”的特點。
三、閩南商人的兼容開放的氣質
閩南商業文化,具有較強的兼容性和開放性特點。閩南商人的這一特點既使他們在商業交往中保持一種平和、寬容的心態。又能及時吸納各種文化的經商優點,融會貫通。
1.閩南多元文化是形成閩南商人的兼容開放、“海納百川”的關鍵
閩南文化是中原漢文化、閩越本土文化和南洋文化、阿拉伯文化等海外文化長期碰撞、交流、融合而形成的多元互補的文化。有較強的兼容性和開放性,展現出異乎尋常的生命力和融合力。
中原文化隨移民在閩南的建構,使得閩南文化具有濃厚的儒家文化特質。同時中原文化在長途跋涉后,經歷了社會變遷和自我揚棄后,已較中原本土文化產生一定差異,如接受百越人的主張實效、敬重鬼神習俗。閩南文化親歷了多元文化融合,自由開放、兼容的特點十分明顯。這種文化的寬仁博大又使得閩南形成經濟文化互動、數教多宗并存、海內域外共榮的典范。體現在宗教崇拜上就是儒、釋、道、媽祖、關公“一鍋煮”,體現在語言方面,在今天的閩南語中甚至夾雜一些馬來語和英語,在泉州可看到阿拉伯文與漢字并排的春聯。
2.閩南文化雕刻了閩南商人兼容開放的積極文化心態
閩南文化上承河洛、下傳海外的開放特點,使得具有不同的思維和視野的海洋商業文化與農業文化在閩南相互交融。前者使閩南商人富有拼搏開拓的意識,而后者使之更具有腳踏實地的務實精神。閩南商人不僅吸納了內地商人誠信、踏實的經商作風,也吸納了海外商人尤其是阿拉伯商人靈活敏捷的經商特點。
閩南文化的開放性,對閩南經濟發展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在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今天,閩南商人同樣要以世界性的眼光,以“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懷,大力引進國內外的資金、技術和智力資源,巧借外力來發展和提高自己。加快構筑產業發展鏈,增強產業協作力,重視科技進步,做大做強企業。
四、閩南商人的愛打“僑”牌、家族經營的特點
閩南商人以血緣為核心,以家族為凝聚力,家庭經營較為普遍。同時,閩南是有名的“僑鄉”,在經商中,他們善于利用海外關系,內引外聯,做進出口貿易生意。歷史的淵源與文化的傳承因素造就了閩南商人的這一特點。
1.歷史的原因造就了閩南商人濃厚的家族觀念
由于北方漢民遷移福建的時間、地點、路線不盡相同,再加上福建境內山巒疊嶂的阻隔,分散的自然村落鮮少往來,便形成相對獨立的經濟文化生活區域,致使福建文化呈現碎狀割據的文化形態。漢人入閩后多憑借家族的力量來拓展生存空間,采取聚族而居的方式形成精神生活上的穩固性。這種狀況自然而然地加強了血緣宗族的觀念。自宋元以來,福建民間家族制度較中原地區更加嚴密完善,明清時期福建民間家族組織的發展進入了高潮,各地建們堂、修族譜、崇祭掃之風盛行。時至今日,這種濃厚的家族觀念在福建基層社會中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2.自古就有的移民傳統使閩南成為有名的“僑鄉”這里的人們飄洋過海移居海外,而外來的客人也接踵而至。閩南多華僑,人口僅27萬人的石獅市,旅居東南亞、日本、歐美的華僑及港臺澳同胞多達60萬人,幾乎家家都有“海外關系”。閩南商人做生意,自然就打起了“僑”牌。他們善于利用海外關系,巧借外力來發展和提高自己。發揮僑胞中介作用,敏銳把握商機,內引外聯,做進出口貿易生意;利用其僑匯多,資金雄厚的優勢,興辦企業,把自己的產品推上國際市場,成為改革開放后經商致富的先行者。
3.歷史上的閩商就有家族經營、“幫中套幫”的特點
長期以來在激烈的競爭中,各不同家族之間的商幫傾軋極為殘酷。家族經營是為了更好地管理,家族經商的隱蔽性、行蹤詭秘等特點,保證了商業機密不外泄。時至今天,閩南企業的子承父業的家族化特點仍十分明顯。今天閩商發展也受到了血緣因素限制。要解決好家族企業中出現的問題,必須樹立現代企業價值觀,尤其要實現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促進家族資本與社會資本融合,增強閩商網絡的開放性。
深得傳統閩商善觀時變、敢冒風險、愛拼會贏的精髓,擁有獨特海外背景,經過現代文明洗禮的現代閩南商人,要想進一步發展,做大做強,不但要傳承傳統閩商的精神,更要揚長避短、不斷創新、闡釋和豐富閩商精神的現代含義。在未來的歲月里,鵬起東南,定能飛得更高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