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泉州西街一帶的古榕巷內,南外宗正司遺址位于這里。現在,這里已是梨園劇團駐地,仍存有南外宗正司遺址的石碑和一尊塑像。雖然現存文物不多,又深居巷中,但在這背后,有一段歷史故事可以述說。
據記載,北宋靖康之難后,宋高宗趙構在臨安府(今杭州)建立南宋小朝廷,偏安東南,管理趙氏皇族的南外宗正司也徙遷京口(今江蘇鎮江市),后又于南宋建炎間遷至今浙江紹興。
建炎三年(1129)十二月,南外宗正司遷徙至泉州,設在古榕巷內,此后規模不斷擴大。在這皇族聚居地,建筑堂皇富麗,機構設置豐富多樣。同年,泉州設立了專為教育皇族子弟的“宗學”,學制二年。據記載,當時在泉州的宗室子弟初期僅349人,其后日益蕃衍,至慶元(1195~1200)中則在院1300余人,外居者440余人,至紹定年間(1228~1233),在院者1427人,外居者887人。
南外宗正司的設立,給泉州帶來了中原地區先進生產工具、絲織產品及技藝,豐富了當時泉州的文化。據介紹,司內的人們曾一度生活奢靡,歌舞升平。直至1277年,元將唆都帶兵攻入泉州,在城內“盡殺南外宗子及士大夫三千余人,婦幼不能免,備極慘毒”,所有建筑毀之一炬。后來隨著朝代更迭,這里曾是織染局、私人宅院等,直至今日為梨園劇團駐地。
?。ㄓ浾?丹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