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海峽都市報 視頻、圖/呂波 田米
昨天“西街是否即將改成步行街”的話題引起一片熱議。十多頁的花巷粉絲留言,字里行間力透著大家對西街深深的愛,生怕被改壞了,生怕又不改了。
在這些問題還沒有最終答案之前,或許我們可以先來讀一讀“西街滄桑的身世”。一條見證過泉州最繁華時期的西街,如何成為如今的窄巷子。而許多人,又為何愛如當初。——《西街的身世》
1. 部門最新回復
據了解,西街限行目前有一個初步方案,即影劇院至新華路口總長724米的路段,實行分時段限行。古城交通系統,已委托深圳相關的交通規劃院,幫忙做整體設計。西街片區及周邊的街巷等,還將打造慢行交通走廊,設置非機動車優先標識系統等。
2. 不要各種一條街
吳小紅:不要以文藝之名搞千篇一律的賣著從義烏批發來的工藝品,賣著臭豆腐烤魷魚珍珠奶茶
HOOKEY:不要商業美食小吃一條街,不要粗劣的所謂全國名小吃
彥子:千萬不要變成小吃、文藝一條街呀,那就太美意思了,西街的美就是充滿人間煙火的人文氣息呀
昨天大家的意見集中在西街是否會變成千街一面的旅游生態,泉州市古城辦的工作人員回應:在之前的統計數據里,西街(鐘樓到新華路)共有商鋪(包括沿街自住房及其他用途房)共計251家(戶),經營業態主要以零售和餐飲為主。零售業127家占比50.6%,主要經營時裝鞋服、食雜百貨、香燭佛具、地方特色食品、鐘表等;餐飲店81家,占比32.27%。
在這個統計數據里,吃穿用是主角,文化行業的占比微乎其微,部門如今考慮得更多的是,搖起文化之旗,引導更多有文化的業態,讓西街更富文化氣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什么是浮粿?閩南美食浮果要如何制作?(圖2014-07-2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