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劇《姿態》雖然播出的時間不長,但是吸引了一部分劇迷的關注,那么這部電視劇好不好看呢?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Ryan Murphy的劇集口碑似乎在這幾年經歷了跳水式的滑坡:年初的《美國犯罪故事》第二季沒能獲得如第一季那樣的高分評價,在收視上也變得也有所下降;
被指是跳舞音樂劇的《姿態》會同時講述80年代紐約在生活﹑社會上的幾個片段,包括川普時代的初現﹑下城區的社會和文學,以及LGBT文化等。Evan Peters及Kate Mara飾演新澤西州的伴侶Stan與Patty,他們陷于五光十色﹑復雜的80年代紐約里。
James Van Der Beek飾演財務龍頭Matt,Peters為他工作﹑Charlayne Woodard飾演50歲的黑人角色(該角原本是Tatiana Maslany飾演,不過後來重新選角并修改了設定)。
近期這部《姿態》雖然在媒體綜評上獲得了76分的良好評價,豆瓣評分高達8.9分,不過在探尋觀眾的過程中變得更加不順利。
出現這個原因有很多:一個是本劇一開始就形成了距離的選題 —— 興起于八十年代的地下舞場、變裝以及LGBT這樣的亞文化,只有對特定題材較為感興趣的觀眾或許愿意追看;
二則是登場的人物眾多:掙扎于身份認知、一心向往舞蹈卻不被長輩理解的同性戀少年、罹患艾滋病的變性女還有彼時在社會仍然沒有獲得肯定的非裔美國女性。
另外三位出場不多的非LGBT演員 —— Evan Peters、Kate Mara以及James Van Der Beek應該也會牽扯出另一條故事線,試圖還原Trump為代表的商業上流的興起。
但是大部分演員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故事和出彩的性格,除去Blanca作為耀眼的新人,算是貢獻了許多“沖獎時刻”;其他人的設計都較為乏善可陳。
從《美國罪案故事》第二季后半段越來越輕敘事重刻畫時代背景下人物心理的風格開始,Ryan Murphy的作品似乎呈現出“形式大于內容”的特點。
不可否認劇中的舞蹈場面有著懷舊復古并且華麗大氣的設計,時代還原也頗為考究,更是或多或少聯想起Jennie Livingston的紀錄片《巴黎在燃燒》。
然而劇集在這個基礎上,未能如一開始所主打的選題和策劃對彼時紐約有更多時代社會全景的展現:導致很像一個“花瓶”,空有其表卻欠缺了內核。
流水、充滿了標簽的人物未能有太多的發展潛力、劇情所構造的沖突除去Stan與Angel似乎也欠缺了追砍的必要,除去這些編排精巧的地下舞場的斗舞和懷舊金曲的聯播,以及這群在社會包容依然狹隘,卻崇尚自由、希望被世界看到和歷屆的人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