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幕不久的2019年北京世園會,讓眾多游客體會到今日北京延慶發生的巨大變化。大批游客紛至沓來,酒店、民宿、餐飲等服務也隨之升級換代。
2016年2月,延慶成為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之一。3年來,延慶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2019年北京世園會兩大世界級盛會為引領,將全域旅游建設與服務保障兩件大事、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條“辦好兩個會,搞活一座城,跳出旅游謀旅游”的跨越式發展之路。尤其在服務保障方面,延慶的鄉村民宿走出一條集精致化、文化味為一體的道路,不僅成為助推鄉村振興的引擎動力,還成功幫助低收入人群增加經濟來源。
2014年,延慶開始發展民宿,在原有農家樂的基礎上,優化鄉村旅游產業結構,升級精品民宿、鄉村客棧,推動鄉村旅游向精品化、高端化發展,基本形成精品、中端、基礎3個層次供給結構,促進鄉村民宿產業形成規模。據統計,目前,延慶已開業的精品民宿達48家,共有院落180座;共有星級民俗戶1292戶,可提供住宿床位2.4萬張。
延慶區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胡詠君表示,民宿經濟的打造不僅要提供特色的餐飲和住宿服務,還應開展一系列深度體驗項目,讓游客不僅走進來,還能留下來。為此,延慶除為游客提供基礎服務外,還提供伴手禮、鄉村深度體驗項目等,推動鄉村旅游向綜合性、體驗性消費轉變,為鄉村旅游綜合效益的提升做出有益探索。
發展精品民宿提升了農民的財產性、勞務性和經營性收入,幫助農民在家門口實現增收致富。通過租賃房屋,將農村沉睡的資源轉變為活的資產,平均每年每戶農宅租金可達1.1萬元;通過雇傭民宿管家、民宿日常運營維護等,帶動了農民就業,平均每年每名農民工資收入3.3萬元。延慶區劉斌堡鄉下虎叫村村民時連山說,自從村里發展民宿,建設成“山楂小院”,一年時間,他這位需要幫扶的低收入戶不僅實現了“脫低”,還成為“山楂小院”大管家,每個月有固定收入,年底還可以分紅,日子過得和和美美。(記者杜潔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