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節氣是農民豐收的節,隨著秋分的到來,意味著不將再熱了,秋分時節,天氣干燥,吃東西要格外講究,那么秋分節氣吃什么好?
秋分吃什么傳統食物
1、桂花酒,八月桂花香,的確,中秋之際正是桂花飄香的時候。中秋節時許多人家都會用桂花最桂花糕或者浸桂花酒。無論是桂花糕還是桂花酒都無一例外地散發出桂花特有的香味。
2、鴨肉,元末時期,蒙古統治者欺壓漢人,漢人決定推翻元人。但當時統制嚴厲,不能明著組織斗爭,就用暗語。當時漢人稱蒙古人為噠子,就取諧音鴨子。大家約定,中秋節吃鴨子,就是秋分時節大家一起采取行動,推翻元人統治。而且,八月份的鴨子整好肥瘦適宜,口感很好,有滋陰補血的功效。
3、大閘蟹,這是江浙一帶的習俗,秋分時節正是蟹膏肥,稻花香的季節。一輪滿月,一壺清酒,幾個老友,一盤大閘蟹,個中滋味讓神往的。
4、梨
雪梨是寒性水果,有潤燥降火之功效。秋燥之時,吃梨是上佳之選。梨素有“百果之宗”的美譽。秋季氣候干燥,人們常感口鼻干燥、皮膚瘙癢,容易產生干咳少痰等不適,此時每天吃一兩個梨則可以有效緩解秋燥,有益身體健康。
秋分節氣怎么養生對身體好
1、秋分養生:防秋涼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秋分開始天氣轉涼。秋分早晚溫差大,幅度甚至高于10℃以上,遇天氣驟變、氣溫明顯下降,需及時添衣防寒保暖,避免受涼感冒。此外,夜越深,寒氣越重,一定要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注意呵護腳、背、腰部,防止寒氣入體,埋下健康隱患。
2、秋分養生:防秋燥
秋分時節,降水減少,天氣干燥,身體易缺水而出現口干咽痛、長痘便秘等“秋燥”癥狀。日常飲食建議少吃蔥姜等辛辣食物,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的食物,如百合、銀耳、淮山、秋梨、蓮藕等。秋季干燥,平時要注意補水,多喝水、淡茶、豆漿、牛奶、飲料等。
3、秋分養生:防秋乏
所謂“春困秋乏夏打盹”,在秋天,人較容易出現秋乏的現象,這與夜晚睡眠不足、睡眠質量不好有關。想要緩解秋乏,可以多做伸展運動,有助于加強血液循環,舒展身體、收斂心神,防止勞累疲乏。頭部有多個穴位,經常梳理頭發能促進新陳代謝,有助于保持頭腦清醒。經常扣齒不僅有固齒的作用,也能消除疲勞。
4、秋分養生:防悲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萬物枯敗,一片昏黃,人易受到感染產生消極情緒,不利于心理健康。想要預防悲秋,首先要加強日照和光照,多接受日光浴可以讓心情也明朗起來。此外,還可以多穿艷麗色彩的衣服、多補充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都有助于改善消極情緒,增強興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