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粉畫進入中國100周年。為了弘揚粉畫藝術,讓更多年輕人參與粉畫創作,共同用粉畫藝術描繪新時代的美好生活,近日,由中國藝術教育促進會和中國大學生粉畫作品展組委會聯合主辦的第六屆“中國大學生粉畫作品展”在江蘇蘇州金雞湖畔明·美術館開幕。
“中國大學生粉畫作品展”創辦于2014年,每年舉辦一屆,主要面向全國在校大學生廣泛征集粉畫作品并進行作品評選和展示交流,旨在為高校師生搭建粉畫藝術的學習、交流平臺,不斷提升大學生粉畫創作技能,為中國粉畫藝術的發展注入生機和活力。
“中國大學生粉畫作品展”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第六屆“中國大學生粉畫作品展”經過3個多月的征稿籌備,共吸引了來自28個省區市的131所院校的學生參與,收到有效投稿作品901幅。經過專家評審委員會的初評和復評,最終評選出98幅作品參展,其中有18幅作品被評為優秀作品。這些作品全面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創作熱情、新銳獨特的創作理念與思考軌跡,以及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據了解,“中國大學生粉畫作品展”是明·美術館的品牌展覽項目。“我們用了6年的時間,推動中國5000多名大學生持續關注和創作粉畫,相信他們將成為中國粉畫藝術創作的重要力量,影響中國粉畫未來的發展方向。”明·美術館館長楊輝表示。
本次展覽將持續至9月1日。展覽期間,為了進一步提升大學生的粉畫創作技能,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粉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李曉林為參展學生帶來一場主題為“我的繪畫實踐”的藝術講座,組委會還組織開展了為期2天的“2019粉畫青年學子成長計劃”活動,內容包括粉畫教學及采風寫生。在教學環節中,藝術家吳靜涵、徐君華分別為學生們帶來了靜物與人物肖像的寫生課,讓學生們對靜物造型及肖像面部特征的繪畫技法有了進一步的掌握。
大學生是當下最具活力的創作群體之一,也是推動中國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要力量,他們在藝術學習的道路上勇于嘗試新的主題與創作題材,積極感知當下社會的律動,也創作了大量風格多樣、充滿活力的作品。畢業于上海師范大學的蔡敏與粉畫的緣分是從2014年參加第一屆“中國大學生粉畫作品展”開始的。“從摸索學習到創作、投稿,在校期間,我連續3年參加了這個展覽。”蔡敏說,畢業后,她工作之余仍然在研究風景類粉畫的創作,希望在創作風格和題材方面有一些新的嘗試。
今年剛剛從中國戲曲學院畢業的翟長鋒,自2017年開始連續3年參加“中國大學生粉畫作品展”。通過參展及藝術創作,翟長鋒對粉畫也有了更深的理解:“粉畫介于素描和油畫之間,技法很廣泛,可寫實、可抽象。它的顏色特別獨特,可以表現出其他材質沒有的顏色和質感。”翟長鋒畢業后仍在堅持粉畫創作,未來,他希望能將戲曲元素更好地融入粉畫的藝術創作中。
楊輝介紹,隨著中國粉畫事業的發展,如今,越來越多的高等院校開始關注粉畫教學、開設了粉畫專業課程,越來越多的美術教師、藝術學子加入粉畫藝術創作的行列。“希望這些熱愛粉畫的大學生能夠堅持粉畫創作,今后能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奉獻給時代,奉獻給我們的祖國。”楊輝說。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英國風俗禁忌有哪些?英國傳統節日及習俗盤2018-04-0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