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被暴雨沖刷,很多橋體都有損傷,但是800多年的盧溝橋卻在暴雨后安然無恙,這引起了大家的討論和關注。那么盧溝橋為什么沒倒?盧溝橋是什么時候修建的?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800多年盧溝橋暴雨后安然無恙
7月29日至8月2日,北京遭遇了有儀器測量記錄140年以來,排位第一的最大降雨,但是,800多年的盧溝橋安然無恙。
有記者來到盧溝橋發現,經過近期由于北京暴雨,橋下水位明顯上漲,現場也布置了許多防汛沙袋,然而盧溝橋橋體依然堅固,沒有受到影響。據工作人員介紹,暴雨來臨時,景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及時關閉景區等來保障游客以及橋體的安全。
盧溝橋是聯拱石橋,既節約石料,有減少洪水對橋身沖擊,楔形橋墩,分散水流,雕鑄三角鐵柱,俗稱斬龍劍,分流洪水,減輕殼體和橋墩壓力。除此之外還有檢測系統24小時工作,修建了2米多的臨時防水堤壩。
古人汁水智慧,今人悉心保護,所以盧溝橋暴雨后安然無恙。
盧溝橋是什么時候修建的
盧溝橋始建于1189年,長266.5米,寬7.5米,橋面鋪石板,下由11孔石拱組成,橋身兩側石雕護欄,各有140根望柱,柱頭上刻有形態各異的石獅485個。因跨蘆溝河(即永定河),改名為蘆溝橋。
以上就是全部內容,更多精彩請繼續關注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