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活動上網也能體驗首部《博物館服務規范》將于當天實施
昨天,北京市文物局發布2018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99家北京地區博物館將在當天免費對市民開放。沒有時間逛博物館的市民,也可以在首次推出的“網絡5·18”上,通過手機了解文博活動。同時,北京地區首部《博物館服務規范》也將在博物館日正式實施。
首博展出副中心考古文物
據市文物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于平介紹,今年的“5·18國際博物館日”期間,全市多家博物館根據自身資源特點,策劃了多項精彩的展覽和活動。
其中,故宮博物院推出了《哥窯瓷器展》《單士元誕辰110周年紀念展》《銘心擷珍——卡塔爾阿勒薩尼收藏展》三大展覽,國家博物館的《司徒喬、司徒杰捐贈作品展》和《戴澤藝術展》兩大展覽也已相繼推出。
值得一提的是,首都博物館將展出《畿輔通會——通州歷史文化展》,以通州出土文物為依托,重點展示郡縣制這一行政管理巨變背景下通州“路縣”的縣城特點,及漕運與通州的關系與遺存。策展人表示,展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副中心考古出土文物,其次就是通州博物館和首都博物館的館藏文物。
99家博物館當天免費開放
于平介紹,目前,北京地區各種類型的博物館已有179家。據不完全統計,今年5月18日對市民免費開放的博物館多達99家,其中包括國有及非國有博物館,覆蓋面遍及整個北京城。
于平表示,即使當天沒有時間去博物館的市民,也可以通過另一種方式參與博物館日活動。今年的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超級連接的博物館:新方法、新公眾”。這個主題不斷提醒著每一位博物館人,要不斷探索“新方法”,吸引“新公眾”,充分發揮博物館自身的“連接”作用。為此,今年的“5·18國際博物館日”將不設實體主會場,而是以深厚的北京歷史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物資源為依托,用網絡的“鏈接”帶動博物館的“連接”,推出“超級‘鏈’接下的博物館:網絡5·18”活動,即公眾只要在有網絡的地方,就能通過手機端、PC端兩個端口和博物館日實時連接,參與到博物館的文化體驗中來。
中小博物館將抱團搞文創
據市文物局市場處處長哈駿介紹,5月18日,北京文博衍生品創意設計大賽也將正式啟動。針對北京地區中小博物館文創開發能力較弱的情況,今后要依托北京文博衍生品創新孵化中心的平臺資源,讓大家抱團兒搞文創。
北京文博衍生品創新孵化中心要為文博單位探索實現“衍生品授權開發和銷售反哺公共服務運營機制”,提供創意集成和產品轉化支撐服務,積極幫助文博單位降低其衍生品設計、開發、生產和銷售方面的資金人力投入,助力讓文物活起來。
《博物館服務規范》將實施
5月18日,北京市地方標準《博物館服務規范》將正式實施。《博物館服務規范》是本市文博領域地方標準體系中的首部服務標準。
北京汽車博物館作為《博物館服務規范》起草單位和“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示范單位”,將與國家標準館共同推出“依標準治館全心服務讓博物館更有溫度”主題展覽。
北京汽車博物館館長楊蕊表示,這部標準內容針對性、可操作性較強,內容包括優化博物館服務環境、拓展服務渠道,充實服務內容,提高服務水平等多個方面。(北京晨報記者王歧豐)
相關閱讀:
2018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海報中英 附1992年至今歷年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