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8月21日訊 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依托區位和生態優勢,明確建設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環首都休閑養生微中心、京郊戶外體驗基地的思路,豐富“旅游+”業態推進產業鏈條全域化。
配強特色要素,規劃提檔升級
興隆縣圍繞“面向京津、服務全國”的主攻方向,堅持“文化創意、休閑體驗”規劃理念,著力在全域旅游品牌打造上方向做文章,突出峽谷、山水、花果、生態、文化五大特色和一個5A、三個4A、兩個3A景區定位的總體規劃,構建“三區、四線、六特”為主的特色全域旅游新格局:即形成以興隆山景區、青松嶺文化旅游度假區和六里坪生態旅游度假區為核心,以白馬川至半壁山線、半壁山至興隆鎮線、興隆鎮至青松嶺線、興隆鎮至六道河線四條旅游線路為輻射,沿線打造詩歌小鎮、滿族風情小鎮、板栗文化體驗小鎮、觀星小鎮、康養小鎮、美農小鎮六個新業態小鎮,帶動周邊美麗鄉村的旅游產業發展的新格局。由觀光游向品類多樣的旅游新業態、由單純景區景點到旅游目的地和產業聚集區、由“門票經濟”向“全域旅游時代”強勢跨越。
擦亮生態品牌,塑造旅游精品
做優旅游環境,推進京津風沙源治理、京津水源地、京畿生態保護區建設,減煤、治企、控車、抑塵、禁燃進行大氣污染防治,打造山水生態休閑旅游城市。森林覆蓋率達到71.2%,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達到243天,安全飲水率達到100%。營造“山青、水凈、天藍、城靚、村美”的旅游環境。提升旅游韻味,我縣依托“山、林、水、洞、天”類型齊全的旅游資源體系,將旅游景區、特色小鎮、農家院從單純的觀光、住宿、餐飲發展成有文化底蘊、有養生根基、有度假設施等全方位的品牌景區。圍繞“文化興隆”建設,對文化底蘊、鄉村記憶、淳樸民風等內容進行挖掘和傳承。為突出詩歌文化,打造詩歌小鎮;突出民俗文化,打造滿族民俗小鎮;突出康養文化,打造漁樂小鎮。通過開展“詩上莊國際詩歌論壇”和“大美興隆、大愛興隆”旅游推介等活動,使該縣旅游產品享譽盛名,先后獲得“中國詩詞之鄉”、“中國散文學會創作基地”、“深呼吸小城百佳縣”、“中國最具原生態景區”、“中國最美麗縣”、“中國休閑避暑百佳縣”、“全國森林旅游示范縣”、“亞洲最受歡迎旅游城市”等榮譽稱號。
豐富旅游業態,做強產業支撐
為提升旅游項目水平,興隆縣將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作為“開放活縣”的主攻方向,成功引入中信集團、中冶集團、南山集團等戰略投資者18個,實施億元以上旅游產業項目23個,總投資超500億元。該縣引入京津資本、拓展京津市場、吸引京津客源發展壯大休閑旅游產業,以“旅游+農業”促進農旅一體,以“旅游+工業”促進工旅互動,以“旅游+城鎮”促進產城融合,以“旅游+服務業”促進三產優化,重點發展“文化創意、民俗風情、天文科普、休閑體驗、冰雪運動、影視基地、國際教育、國際醫療、漂流探險、農事體驗”10大旅游新業態,實現產業鏈條全域化,旅游產業全域輻射帶動,實現單一的觀光游向多種旅游業態轉變,打造環首都休閑養生微中心和京津冀地區檔次最高、規模最大、功能最強的休閑旅游度假區。目前,該縣生態游、精品園、風情游等特色的鄉村旅游“多點開花” ,建立新型產業型等各類合作社93個,發展鄉村旅游農家樂、休閑農莊等300多戶。
(劉成飛 龔艷紅 紀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