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季,舟山市普陀區成了八方游人的會客廳。今年以來,普陀區以“大景區、大花園”為標準,以“最干凈、最美麗、最安全城區”為要求,續寫好“全景普陀”文章,全力打造海上花園城市會客廳。全區上半年接待游客1388.81萬人次,同比增長16.4%;旅游總收入165.6億元,同比增長25%,增速居舟山第一。
普陀區領導說,美麗海島,是普陀的特色,做好海島“美”的文章,可以推進普陀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實現“幸福普陀”的目標。
做好“顯山露水”文章,提升城市形象。驅車行駛在普陀區興普大道天吳路口北側,道路兩旁,花草繽紛,40多畝錯落有致的彩色花帶,映入游人眼簾。這樣的景觀帶,在普陀比比皆是,已成為新的旅游點。今年以來,普陀區進一步加強城市水系、親水平臺和城市公園建設,全面啟動主城區7個區塊4500余戶的城中村改造工作,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構建與城市會客廳相適應的立體綜合交通體系,計劃5年內完成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314億元。
打造美麗海島景觀帶,提升城市魅力。白沙精品示范島、“海天佛國”普陀山、“沙雕故鄉”朱家尖、“金庸筆下”桃花島、“東方漁都”沈家門、“東海極地”東極島……普陀抓住“島”這一最具特色的地方風貌承載物,通過景觀打造、設施提升、服務優化,將主題海島串聯成一條東海上的美麗景觀帶。普陀還依托美麗鄉村、美麗海島建設工程,加快打造以干施岙鄉村游和河泥槽漁村游為代表的旅游業態,串聯休閑漁農業、鄉村旅游景點、漁家民宿建設,形成“一村一景”“一戶一特”的海島鄉村旅游特色品牌。
“打造城市會客廳,不僅要讓客人欣賞到美景,還要讓他們體驗到‘主人’的優質服務。”普陀區旅游局副局長孫曉芬介紹,目前全區已基本建成旅游數據中心、30個不同等級的旅游咨詢服務點,游客的所有體驗都可以及時高效地得到反饋。
打造會客廳,產業是支撐。普陀依托“普陀灣”的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全力融入環杭州灣大灣區,構建大產業。圍繞自貿區建設、產業轉型升級等,加快打造浙臺經貿合作區、普陀經濟開發區、沈家門漁港特色小鎮和大健康產業園等產業平臺。加快培育健康養生、電子商務、文化創意、融資租賃等現代服務業,帶動城市經濟的提升發展。(浙江在線記者 鄭元丹 區委報道組 李佳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