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自然山水
景區包括一環三區十二個空間節點,涉及濱河環線112華里,“百里山水畫廊”因此得名。景區內生態環境優良,旅游資源豐富。風光旖旎的白河谷地和壯美的黑河峽谷孕育了神奇的硅化木群、峻秀的滴水飛瀑、神秘的烏龍峽谷、莊嚴的朝陽寺、古老的關帝廟和蔥郁的大灘原始次生林等豐富的旅游資源。氣候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的半濕潤區,空氣負氧離子豐富,年平均氣溫8°C ,年均降水量477.2毫米,四季景色變幻如畫,是名副其實的避暑勝地和綠色氧吧。現有硅化木群、烏龍峽谷、滴水壺、朝陽寺、龍王廟、關帝廟等6大景區,秀水灣、長壽嶺、古家窯、下灣等18個“山水人家”鄉村旅游接待村以及小昆侖山、書劍峰、恐龍足跡化石遺跡、海相沉積遺跡、菜木溝舊石器遺址、文昌碑、大灘自然保護區、千畝向日葵海、萬畝黃芩茶園、燕山書院寫生基地等眾多地質科普和自然人文景觀。
其中,北京延慶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為百里山水畫廊景區的主體和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國第一家以典型、稀有、珍貴的硅化木群為主體景觀,集旅游觀光、休閑度假、科普考察于一體的綜合性國家地質公園。2002年9月6日,公園揭碑開園以來,先后被評為全國首批國土資源科普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地質遺跡自然保護區、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和首都文明旅游景區。
青山無墨千秋畫,流水似弦萬古音——游覽百里畫廊,品味千年文化,融入自然山水。
必游景點
朝陽寺原稱太神廟,位于千家店鎮千家店村,始建于清康熙年間,是一座典型的佛道合一的寺廟,屬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廟門前建有戲樓,戲樓的東南角是靈官殿,西邊是水奶奶廟。主體建筑為三進院落,最前面的院落是鐘鼓樓和僧侶住所。第二進院落主要是娘娘殿,東西為閻王殿,東側院落內是五仙殿。第三進院落主殿中供奉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和十八羅漢。東房是藥王殿,里面供奉著孫思邈、扁鵲、華佗等十名神醫。西面是火神廟,供奉著南方火德星君。南邊是韋馱菩薩。朝陽寺現為百里山水畫廊景區的重要景點之一,每年農歷四月十八和九月初九,都要舉行隆重的民俗廟會活動。
龍王廟又稱“黑龍廟”,位于千家店鎮沙梁子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間,由大殿、兩廂、山門和戲臺組成,以祈雨求福和民俗廟會活動為特色。1993年龍王廟被確立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現為百里山水畫廊烏龍峽谷景區的重要景點之一。
關帝廟位于千家店鎮花盆村西。始建于明末清初,嘉慶二十年(1815年)重修。關帝廟為兩進院落,由山門、正殿、后殿、東西配殿、鐘鼓樓、戲樓等7個部分組成。殿內雕梁畫棟,各種磚雕飾物造型精美,墻壁繪有栩栩如生的壁畫。正殿前建有一亭,亭內放有一個石盆,據說是當年修建廟宇時發現的。傳說這個石盆是寶物,一旦倒入清水,盆內便有蓮花盛開、金魚游動。花盆村的村名即由此而來,關帝廟現為百里山水畫廊景區的重要景點之一。
定山塔位于白河大橋南的公路北側,始建于遼代,修公路時毀壞,本世紀初重建。塔共7層,底部周長兩丈余。底層石砌,二層以上造型各異,二層為壇型,三層為八角形,四層和五層為圓形,六層為花瓣形,七層為葫蘆形。遼代古塔在延慶保存下來的極少,此塔顯得尤為珍貴。
生態環境
延慶是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平均海拔500米,林木綠化率近70%,水質優良,空氣清新,空氣質量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是山地花卉生長的理想環境。而四海、劉斌堡等深山區又因為特殊的地形地貌而形成了局部的小氣候。四海鎮平均海拔700米,林木覆蓋率80%,降水量6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氣溫比北京市低6-8攝氏度,早晚溫差大,最高氣溫很少超過30度,而且高溫出現在中午的時間短。早晚氣溫較低,有利于花色的形成和根系的生長。花卉對土壤條件要求比較高,四海鎮的1.1萬畝土地,土壤呈微酸至中性,適宜花卉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