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13日稱,民進黨向來避免給外界兩岸聯手捍衛主權的印象,因此對臺灣在南海的傳統海域不采取“歷史主權論述”,而強調依據國際海洋公約處理,只凸顯對太平島的實質占有。但如今這樣被矮化,讓向來親美日、遠大陸的民進黨更難堪,“未來美方為了南海戰略需要,何時將臺灣送上祭壇,恐未可知”。
該報建議,面對國際強權的染指,兩岸只有共同捍衛這片祖先留下的資產,才對得起歷史。《聯合晚報》13日直言,臺灣發表的文字與采取的行動看似強硬,“但在應該具體論及國格領土主權的U形線立場上,卻仍隱晦安排在內政部與陸委會模糊聲明之中”。
“總統府”不敢反嗆仲裁庭,顯然是事先與大陸過度切割、與美方過近,最后不得不搬出1947年歷史論述、進退失據的結果,“但連論述主權都如此不光明磊落,要人民如何相信總統的勇敢,能帶著臺灣走出國際困境?”(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林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