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旺報》今日發表社評指出,文化發展不能沒有市場,臺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危害延伸到文創產業。如果民進黨繼續抱持鴕鳥心態,不承認“九二共識”,無法接軌大陸市場與資源來壯大臺灣,所謂臺灣文化的蓬勃愿景就注定落空。
評論摘編如下:
蔡英文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受害已從旅游業、農產品延燒到文創產業,貿協在大陸各城市舉辦“臺灣名品展”,今年場次大幅縮水,本月11日開幕的深圳文博會,臺灣館不再成為重點推介對象,參展廠商減少,知名品牌紛紛缺席,對臺灣文化產品及文創業影響很大。
這對高喊振興臺灣文化的民進黨而言,顯得相當諷刺。眾所皆知,文化發展不能沒有市場,譬如藝術是文化的主要子系統,最能說明文化價值何在。每種藝術都是一門生意與行業。當代把文化視同資本,但文化資本無法估價,必須進入市場,才能實踐并累積價值。
換句話說,臺灣文化需要市場才能茁壯成長,在全球化局勢中,文化產品也會面對通貨膨脹、外來產品挑戰等經濟法則,所以必須拓展市場。然而,臺灣文化產品賣到歐美、東南亞,不但會因文化差異導致“文化折扣”,也很難跟歐美同類產品較勁。唯有大陸對臺灣文化產品接受度最高,加上市場龐大,成為唯一最好選擇。
少了大陸市場全面支撐,臺灣文化的前景堪慮,一向自豪的流行音樂現在就面臨這樣的危機。
早年臺灣流行樂如鄧麗君、校園民歌等,風靡大陸,民眾對臺灣產生極大好感。兩岸開放交流后,臺灣流行樂立刻席卷大陸,從李宗盛、陳淑樺到近年周杰倫、張惠妹,大陸音樂排行榜幾乎被臺灣作品囊括。那英、王菲等大陸明星絡繹來臺取經并發行專輯,彷佛經過臺灣洗禮,就獲得質量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