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涉外關系上,民進黨當局也作出重大調整,采取了“親美日遠大陸”的“一邊倒”策略,全面抱緊美國與日本大腿,甘當美日牽制中國大陸的棋子。在5月20日就職演說中,蔡英文便宣示要與美日等多方建立所謂“價值同盟”,并與它們“展開全方位的合作”,言外之意已表露無遺。而針對臺灣漁船在沖之鳥礁附近公海遭日本公務船扣押這一事件,民進黨一上臺便調整馬英九在任時期臺灣當局的強硬立場,甚至對于沖之鳥是“島”還是礁這一問題上,卻公開宣示“不持特定法律立場”,儼然置臺灣基層漁民生計與安全于不顧。然而,7月,當南沙太平島被非法判定是“礁”而非島的所謂“仲裁案”出爐后,屏東漁民不滿民進黨當局態度軟化曖昧,自行串連組團前往太平島維護正當權益。民進黨當局因懼怕開罪美國,對漁民采取了事前恐嚇事后追懲處的方式進行打壓。民進黨當局在沖之鳥礁和太平島問題上,立場與態度反差如此之大,引發各界憤恨不已,其為討美日歡心不惜犧牲島內漁民及兩岸正當權益的奴顏婢膝昭然若揭。
在2016年度中,掌握島內“公權力”主導權的民進黨在上述諸多面向,大幅調整了國民黨主政時期的相關政策,從而導致島內政局持續演化,兩岸關系倒退惡化,臺灣涉外關系連帶受到了波及。可以說,民進黨當局無疑是“變”的主要策源地及責任方,而正是民進黨主導臺灣當局的“變”,致使兩岸關系受到重大沖擊,同時也導致臺灣島內的“苦”。以陸客赴臺為例,由于民代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嚴重影響大陸游客赴臺的意愿,特別是陸客團火燒車事件發生后,民進黨當局的不負責任行為更是給大陸民眾留下了惡感,赴臺游進一步受到影響。在陸客赴臺持續銳減的影響下,臺灣島內諸如游覽車、旅行社、旅館、導游以及夜市等相關業者均受到不小的沖擊,并且后續的連帶社會效應也不斷在發酵。9月12日,更引發島內11個觀光相關產業首度走上街頭,串連發動“百萬觀光產業自救大游行”,向民進黨當局抗議和表達強烈不滿。據媒體報道,根據臺灣觀光事務主管部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1月陸客赴臺數量同比下降了43.25%,全年可能會減少近80萬人次,臺灣島內觀光業迎來了最冷寒冬。
在民進黨當局主導下的臺灣,由于政策生變導致民生凋敝,從而引發民怨四起,各種形式的抗爭運動不斷在街頭興起,如此情形成為了2016年度民進黨上臺后的最佳寫照。由于目前看不出民進黨當局有任何政策調整的跡象,上述情形很有可能會在2017年度愈演愈烈。對此,外界或許只能用“天佑臺灣”來為臺灣民眾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