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上臺執(zhí)政后,便開始了對國民黨黨產的清算。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13日在華廣網(wǎng)發(fā)表評論指出,民進黨清算國民黨凸顯了當前臺灣社會的悲哀。國民黨之悲在于事前不能防患于未然,事后不能齊心應對;島內民眾之悲在于法制被踐踏不反應,如何保護自身安全;民進黨之悲則在于過分任性必重蹈覆轍,開創(chuàng)先例為自己挖坑。
全文內容如下:
民進黨當局對國民黨的清算愈來愈狠,曾擁千億黨產的國民黨即將流落街頭。面對民進黨的“狠招”,雖各方心態(tài)繁雜、表現(xiàn)各異,卻完整凸顯了當前臺灣社會的悲哀。
國民黨之悲:事前不能防患于未然,事后不能齊心應對
先是事前不能預判事態(tài)。無論基于“臺獨”理念抑或“政爭奪權”,民進黨長期視國民黨為“政敵”而非普通“政爭”對手,國民黨的黨產、形象、“執(zhí)政正當性”早成民進黨攻擊方向,只不過過去民進黨限于實力不濟,行動未果。今年初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民進黨“完全執(zhí)政”,終于有了機會。但因美國給蔡英文的“賀電”中花很大篇幅肯定馬英九,讓清算馬的行動只能由臺北市府繼續(xù),而清算國民黨黨產便成了民進黨最佳突破口。面對如此危機,國民黨多數(shù)人渾然不知,甚至稱民進黨沒證據(jù),清算黨產是“假議題”,讓它去弄,以致民進黨強推“立法”,國民黨也無有力反制。
后是事后不能齊心應對。民進黨強力主導通過的“不當黨產條例”,幾乎將國民黨所有黨產都推定為“不當黨產”,除非國民黨能自證黨產合法。然而,當前國民黨既無公權力,又缺證據(jù)(很多原始資料查檔受限),唯有全黨上下齊心,全力護黨產,才可能渡過難關。但目前護黨產似乎只是國民黨中央的事,許多長期受國民黨栽培的“黨國大佬”、現(xiàn)任“立委”與縣市首長基本沒什么聲音,即使表態(tài)也只是講些場面話,更有甚者躲到一邊看熱鬧。
國民黨有錢,其中有特殊歷史,也曾為臺做過特殊貢獻,本當理直氣壯護黨產。面對民進黨的霸凌,國民黨失財事小,不能維護自身權利事大。倘若國民黨連自己先輩累積的“家當”都守不住,又如何讓人相信能維護臺灣人民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