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位于高新區的祥鴻廣場前熱鬧不已。廣場舞隊伍開始“施展拳腳”;旁邊的露天電影吸引了周邊企業的眾多外來務工者搬凳子前來觀看;廣場內新開的臺球室里也迎來高峰期,整個中心商場煥發新活力。這是祥芝鎮湖西村與鴻山鎮邱下村跨鎮共建跨村聯營,競得高新區鄰里中心商場運營權后的新氣象。
據悉,祥芝鎮湖西村、鴻山鎮邱下村均位于石獅高新區核心區域,周邊常住人口約3萬人、大小企業100余家。兩村發揮地緣相近、資源相似、產業互補優勢,在高新區的積極牽頭下,謀求共同發展,實現“1+1>2”的拼圖效應,展現“村莊孕育產業,產業反哺村莊”的有機融合生動局面,打造全域共富的先行標桿樣板。
搭建跨村聯建“新平臺”
此前,湖西村和邱下村在跨村聯建前各自面臨著不同的發展瓶頸,都局限于村莊規模偏小,受制于“一畝三分地”,同質化服務也限制了兩村的進一步發展,兩村通過多方走訪和調研,統一思想,搭建起跨村聯建的初步合作框架。
在高新區及市鎮有關部門的積極推動下,湖西村和邱下村先后開展多輪專題研究,對聯建片區組織框架、工作機制、任務清單等具體內容進行細化,定期調度工作情況,確保“跨村聯建”扎實推進。同時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對涉及聯建村的重大事項,嚴格按照議事決策程序執行,開展“班子聯建、黨員聯育、活動聯抓、典型聯樹”活動,適時開展聯合主題黨日等,提升黨建工作水平,夯實黨建工作基礎,著力打造黨建品牌。
激發共富先行“新動能”
以高新園區為依托、產業為基礎、村級集體經濟為載體,湖西村與邱下村探索多元合作方式,促進業態同質聯營、異質聯動、產業聯帶。在2023年7月份成立并揭牌全市首個跨鎮跨村聯合發展公司——石獅市祥鴻物業發展有限公司,注冊資金50萬元,兩村各按50%的出資比例聯合入股,以高新區為依托,主要承接高新區保潔、物業、食堂等后勤服務,通過“公司聯建、項目聯營、收益聯享”跨村聯營、抱團發展方式,走出一條村集體經濟壯大提質新路徑,力爭在全市打造共富先行的樣板。
在此基礎上,建立共商共建模式。兩村按照“黨建引領、區域聯動、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管理高效、協同發展”原則,在黨建、產業、人才、文化和鄉村振興中,逐步建立健全“共同商議、共同建設、共同管護、共同享有”工作機制,及時分析、研究解決聯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總結分析黨組織共建、公司運營、項目建設等方面情況,提出解決對策措施,補齊發展短板,探索鄉村全面振興新路徑。與高新區聯建“黨建+”鄰里中心,黨員干部、網格員入駐惠企服務窗口,提升基層服務品質治理能級,提供園區企業水電維修、就醫就學、糾紛化解、咨詢等服務,通過組織聯建、班子聯強、陣地聯用、資源聯享、產業聯興、文明聯促、弱困聯扶等措施,走出一條抱團發展的強村富民新路,努力探索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鄉村振興模式。
打造聯建聯營“新樣板”
跨村聯建成為破解兩村基層黨建問題的重要抓手,通過黨建引領、村集體經濟發展的一體謀劃,兩村把資源、產業、生態、地理等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將“組織鏈”嵌入“產業鏈”,逐步形成組織聯建、產業聯營、資源整合、治理聯抓、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組織保障。“跨”出組織創新的黨建引領,“聯”出鄉村振興的共同富裕,真正實現雙向交流、村企全域發展。
石獅市祥鴻物業發展有限公司在今年3月份成功競得高新區鄰里中心商場運營權,競標面積1萬多平方米,競標金額445萬元,實現“三贏”局面。一方面,盤活國有資產;另一方面,提升園區文娛配套項目,滿足企業和員工的生活娛樂需求;同時有效增加村財收入,湖西村、邱下村兩個村落預計每年各增加村財收入10萬元。根據商城入駐業態的增多,村財收入也將逐年遞增,并帶動周邊村民就業。
跨村攜手的開始即成功一半,競標成功后,兩村所處公司在中心商場內及周邊增設兒童游樂區、籃球健身區、充電服務區、夜市美食區等配套業態,為高新區企業員工提供生活、文娛便利,目前已有競8臺球Club、大鯊魚游泳正式入駐運營,悅來中餐廳、歡樂電玩城、美容美發、邦辰網吧等簽訂入駐協議并于近期裝修入駐,另有藝術培訓機構以及知名餐飲品牌湘家大院簽訂意向協議,招商進度超60%,進一步豐富高新區商業業態,輻射服務高新區、邱下村、湖西村的村企共3萬多名群眾、職工,還能讓更多務工人員不再因周邊文娛設施匱乏而離開,讓邱下、湖西兩村成為務工人員留得下、住得好的好地方。
兩村通過聯合發展公司載體,共同推進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提升,延伸民生服務,整合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文體活動室等陣地,開設長者食堂、日間照料中心、輔助性就業工作室等,既引領周邊人氣逐漸興旺,拓寬兩村村財收入渠道,也讓聯建村民享受優質服務,進一步提高村民生活質量,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增強幸福感和獲得感。這一模式也提供了可復制可借鑒的經驗和模式,為推動更大范圍內農村聯建合作提供了標桿樣本。
(記者 邱育欽/文 顏華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