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國工會參與勞動爭議多元化解現場調研交流活動在石獅舉辦。來自北京、內蒙古、遼寧、重慶、湖南、江蘇、山東等十省(市、區)的工會代表參加調研交流活動。為何這場全國性的工會參與勞動爭議多元化解交流活動會在石獅舉辦?為何現場有人道出“解決難點堵點問題,答案就在基層一線,石獅經驗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發”的評價?其實與石獅這邊“楓”景正好息息相關。
“園區楓橋”
——小事不出企,大事不出園
多年來,石獅各級工會堅定不移走在楓橋機制創新的最前列,持續拓展服務內容,構建和諧勞動關系,讓“楓橋”成為職工群眾的“連心橋”。
早在2015年,針對工業園區糾紛多、化解難等問題,石獅市總工會牽頭聯合法院、司法、人社等部門在寶蓋鞋業工業園區首創職工法律服務一體化基地,形成了“小事不出企、大事不出園、矛盾不上交”的“園區楓橋”機制。針對該園區內中小企業集中、外地職工眾多的特性,寶蓋鎮職工法律服務一體化基地設置“兩庭兩室”(職工法援室、調解工作室、勞動仲裁庭、勞動法庭),建設共享職工之家和戶外勞動者驛站等服務陣地。
在這里,不僅有退休后仍堅持在一線調解的蔡美蓮勞模,也有專業律師保駕護航,不僅有輪值企業工會主席到場助陣,還有專業社工團隊開展多樣化服務,此外還有模擬法庭“現身說法”。依托該基地,工會還拓展幫教關愛、心理輔導等,服務職工及其子女近15萬人次。2019年,該園區獲評全國模范勞動關系和諧工業園區。
“電商楓橋”
——多元解紛實現“1+1>2”
“我一度以為離職后真的要不到工資了,想說試著維權一下,沒想到咱們的調解隊伍太給力了!”來自江西的主播小許,去年7月受雇于石獅一電商企業做主播工作。由于雙方沒有簽訂勞動合同,離職后未能順利結算工資。多次討要未果后,遂向石獅電商谷服務職工綜合體反映情況,尋求幫助。獲悉此事后,“電商楓橋”調解室立即啟動多元解紛調解機制,把她和該電商企業分別請到調解室里進行“云上調解”。調解后,小許很快拿到所欠工資6700元整。
“電商楓橋”調解室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諸如此類的維權事例還有許多。在石獅靈秀鎮電商谷,有7個電商園區,企業8100余家,電商從業人員12000多人。電商谷在石獅市商貿占比達七成,是福建省首個國家級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的核心區。針對線上消費糾紛多、電商從業人員數量劇增的情況,工會及有關部門在電商領域大力拓展“楓橋經驗”——包括在“黨建+”鄰里中心設立“電商楓橋”調解工作室,一站受理、網格排查、平臺分流;開發“電商楓橋”小程序,開通“糾紛碼上解”糾紛掃碼登記功能,統一歸集、分析預警、處置分流、全程跟辦。
據統計,石獅電商谷服務職工綜合體自2022年1月成立至今,成功調解涉及電商從業職工勞動爭議糾紛98起,涉及金額42萬元,其中,成功調解“帶貨主播”從業人員勞動爭議糾紛32起,有力保障社會安定和產業發展。
“漁港楓橋”
——小事不出船,大事不出港
在發展海洋經濟戰略中,石獅“涉海”的用工規模逐漸成形并不斷發展進化。以祥芝鎮為例,有生產捕撈漁船542艘,配套有冷鏈物流等漁業相關企業上百家、造船廠5家,漁業從業人員2萬多人。
作為五大國家級中心漁港之一,祥芝鎮“漁港楓橋”依托漁港“黨建+”鄰里中心、“海上共享職工之家”,聚焦涉漁涉海糾紛矛盾調解,維護海上作業勞動關系和諧,探索“1234”漁港楓橋的祥芝樣本,即一個框架“楓橋經驗”,兩支隊伍(救援+調解),三種預防(保險兜底+十船聯防+海上救助),四步調解(受理+安撫+調解+確認)。
據統計,自2016年以來,石獅祥芝“漁港楓橋”調解室已成功調解各類矛盾糾紛588起,達成調解金額8167.76萬元,成功率達100%;司法確認達368起。此外,“漁港楓橋”還邀請勞模工匠宣講團走進“海上船聲筒”直播間,定期為漁民、漁工開展新思想宣講及涉漁政策、就業用工、工會普法和海洋知識等宣傳直播。
從2015年的“園區楓橋”一支秀,到如今開出針對傳統行業職工的錦尚鎮“園區楓橋”、針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樂業XIN驛站、針對電商從業人員的靈秀鎮“電商楓橋”、針對海上漁工的祥芝鎮“海上楓橋”等“滿園春色”。石獅工會讓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工會系統落地生根、遍地開花,實現從精致“盆景”到精彩“風景”的轉變,這是石獅各級工會維權向前一步、打造“和諧共建”勞動關系的“實招”“硬招”。
(記者 莊玲娥)